本文目录一览:
- 1、棒球的内场和外场有什么区别?
- 2、关于棒球比赛中的界外球?
- 3、界外球 棒球
- 4、棒球比赛界外球问题
棒球的内场和外场有什么区别?
1、场地定义的区别:棒球内场又称内野,内野包括本垒、一垒、二垒、三垒之间围绕的类菱形场地。而棒球外场(又称为外野)界内除开内场区域的全部范围区域,即内场对外到连接两条边线末端的弧线所形成的扇形区域称为外场。
2、场地的地面质地区别:棒球内场的地坪分为疏松的土质地面和皮草,而棒球外场则为统一为皮草。
3、场地区域的区别:内场每边垒间距离为27.43米。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和本垒尖角的距离为18.44米。本垒后面和两边线以外不少于18.29米的范围内为界外的有效比赛地区。外野的围墙以及观众席最少距离本垒250呎,依防守区域分为左外野、右外野以及中外野。
扩展资料
棒球运动源于英国的板球。1839年,美国人窦布戴伊在纽约州古帕斯镇组织了有史以来的首次棒球比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棒球运动迅速在欧洲各国开展起来。现在棒球运动已在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
棒球比赛场地呈直角扇形,场地应布置接手区、击球员区、跑垒指导员区、跑垒限制线、准备击球员区、比赛有效区(野传球线)、本垒打线和草地线。
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穿戴护具。棒球接手除戴护面和穿护胸外,还要穿护腿,佩戴接手头盔、护喉。此外,棒球运动员在击球跑垒时必须戴棒球用头盔、接球和投球时戴手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棒球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棒球外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棒球
关于棒球比赛中的界外球?
首先,外野有绿色草皮的区域并不是界外。界外区域是指由本垒分别向一垒与三垒边线延伸至全垒打墙之线以外,包含至观众区都属之;但若是球先落在界内再滚岀前述边线时,就要看是在一、三垒包之前出去还是之后出去,在一三垒之前滚出边线则属界外球记好球一次,若是在一三垒之后滚出边线,则算是安打。
界外球 棒球
界外球算一个好球。不过在两好球的情况下,击打出界外球,好球数不变,如果是两好球情况下触击界外球就算是三振。
击出飞球,在落地前任意野手接到球就是接杀。
在主动上垒的情况下,就只能使用触杀,比如盗垒,比如一次跑两个垒包。
在被动上垒的情况下,传杀就可以解决问题,比如滚地球,双杀滚地球。
当然在被动上垒的情况下触杀也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棒球比赛界外球问题
前两次击出界外球,算两击,两击之后,再打出界外球不算第三击,也就是说,两击之后你可以连续打出界外球,都不算你三击不中出局,但是一旦你没打中,球落到了捕手手套里,那就算三击了,你就out了
不知道说的清不清楚,哪不清楚,说出来,我再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