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棒球怎么打
- 2、简单叙述棒球技术要领
- 3、棒球挥棒击球有什么技巧?能否详细说明下?
- 4、棒球有哪些接球手法?
- 5、棒球球种投法
- 6、怎样做好棒球投手与打击手的动作,做好有图解
棒球怎么打
棒球基本技术由接球,传球,击球和跑垒组成。
(1)接球:用双手到位接球,双眼注视来球,接球时双手应有后挫缓冲动作,以避免碰撞反弹出手。
(2)传球:要用食指,中指及拇指持球。传球和投球一样,前脚要指向目标,传出时注意甩腕,投传后要把前送和跟进动作做完。传球姿势有3种,即肩上传球,肩侧传球,肩下或低手传球。
(3)击球:有3中方法;挥棒击,执棒触击,执棒推击。挥击时,双手靠拢,前肘离身,小臂拉平,后肘不宜过于贴身,双足稍分立,挥棒时前脚伸踏不要过大,以免影响挥棒的准确性,甚至妨碍下一步的起跑。挥棒力量主要靠后蹬,转体,拉臂,甩腕。力量大的多用直臂挥击姿势,争取打出”本垒打”。另一种为了安全上垒,采用转体甩腕,双臂稍曲的动作,做到下棒快,棒轨短,打出迅猛而平直的安打球。触击法是双手轻执棒,平放身前,棒头稍高。
(4)跑垒:击球后要利用挥棒的力量迅速迈出第一步,沿跑垒线冲向1垒。安全到达1垒后可以冲过垒位,但应立即返回。有可能更进一垒时,应按照跑垒指导员的手势,及早作好拐小弯的动作,用左脚踏触1垒垒包内侧后,奔向2垒。
(5)滑垒:是为了避免守方的触杀,避免冲撞守队队员。滑垒共有4种姿势:单脚冲前坐势滑进;双脚冲前,单脚钩垒;双脚冲前从垒侧滑过后,翻身用手抓垒;双手冲前,用腹部滑进触垒。在滑垒中,双方均应注意避免互相冲撞和钉鞋伤人。
(6)接杀:当击球者击出高飞球时,积极跑动,将手套张大,尽量靠近球的落点,使其落入自己手套,在跑动时,应该时刻注意是否有其他球员也要来接球,以免引起碰撞。在跑动时应该先跑到预定位置在张开手套。
比赛设施
1、本垒板
用白色橡胶制作,呈五角形,(图2)应固定在地上,与地面齐平。本垒板尖角两边应与一垒和三垒边线外沿交角叠合。
2、垒包
一、二、三垒垒包均为38.10厘米见方,厚7.6至12.7厘米的白色帆布包。一、三垒垒包应整个放在内场,二垒垒包的中心放在两垒线的交叉点上。垒包内装棕毛等细软物。垒包应钉牢在地上。
垒包钉置的方法: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用十字帆布带和带勾的长钉固定。
在垒包的正中下面用带勾的长钉(约30厘米)钩好扎牢,并将长钉钉入地下,以便滑垒时垒包不致移动(但可以转动),同时也可避免碰伤。
3、投手板和投手区
投手板用白色橡胶制成。板长61厘米,宽15厘米。投手板周围应有86.4厘米宽,152厘米长的平台。投手板应与平台齐平。投手板和平台置于高出地面0.25米、直径为5.48米圆形土墩内的投球区(圆心在投手板前沿中心正前方0.46米处),投手板前的斜坡应为平台前沿起向前1.83米,每向前30.5厘米降低2.54厘米,然后向四个垒位逐渐 倾斜并与之齐平。(图3)
4、队员席
一垒及三垒两侧各设一个队员席,设于距两边线至少18.29米的野传球线外侧。队员席上面应安置顶棚,背后和两侧都应是封闭的。
5、球
棒球是圆形软木、橡胶或类似物质作球心,绕以麻线,再以两块白色马皮或牛皮包紧平线密缝而成。球面应平滑。重量为141.7克至148.8克。圆周围22.9厘米至23.5厘米。
6、球棒
呈圆柱形。棒面必须平滑无截面接头。金属棒的两端必须密封,握棒部分的棒帽末端可以制成直径为2.4_5厘米,棒长不得超过1.07米,最粗处直径不得超过7厘米。为便于握棒,从握棒的一端起至45.7厘米的长度内,可用布条、胶布带或橡胶包缠。
7、服装
比赛时,同队队员应穿着式样和颜色整齐一致的比赛服装(包括内衫和外露部分)。服装上不得有闪光的纽扣或附饰物,服装上衣背面应有不小于15.2厘米的明显的号码,上衣和裤子的号码要一致。队员穿着与同队队员不一样的服装不得参加比赛。每队应有深浅不同的两套服装,先攻队穿深色,后攻队穿浅色。
队员可穿有平扁铁钉或橡皮头的棒球鞋,但不得是园尖的金属钉。长扁铁钉长不得超过1.5厘米。
队员须穿着袜蹬,在职业比赛的规定中选手上场穿袜蹬不是一种建议,而是一种硬性规定。
注:教练员、跑垒指导员均应穿着与本队队员同样的运动服装。
8、捕手手套
捕手所用的连指手套,周长不得超过96.5厘米,上下端不得超过39.4厘米;虎口的上沿不得超过15.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5.2厘米。
9、一垒手手套
一垒手所用的分指手套或连指手套上下端不得超过30.5厘米,掌面上部宽不得超过20.3厘米;虎口上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8.9厘米,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2.7厘米。虎口处可用整块的皮革缝制,也可用皮条编成,但不得编成网兜状。手套重量不限。
10、分指手套
连指手套限接手和一垒手使用。但任何队员都可使用分指手套(图9)。分指手套重量不限。
11、投手手套
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条、缝线和指蹼都必须是同一种颜色,而且不得为白色或灰色。手套上不得有任何与手套颜色不一样的附饰物。
12、护具
捕手必须戴护帽、护面、护胸和护腿及袜蹬。击球员和跑垒员都要戴带有护耳的护帽。
注:裁判员如果发现队员有违反以上各条规定时应即令其改正,如经劝告后一分钟内仍未见队员改正时,裁判员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扩展资料:
1、基本规则
两队比赛,每队各有9人,两队轮流攻守。攻队队员在本垒依次用棒击打守队投手投来的球,并乘机跑垒,能依次踏过1、2、3垒并安全回到本垒者得一分。
守队截接攻队击出之球后可以持续碰触攻队跑垒员或持球踏垒以“封杀”跑垒员,当球落地之前防守队员如果接住球,则称之为跑垒员被“截杀”,如果投手对击球者投出三个“好”球,则跑垒者被“三振出局”。
攻队3人被“杀”出局时,双方即互换攻守。两队各攻守一次为一局,正式比赛为9局,以得分多者获胜。守队队员按其防守位置及职责规定名称如下:投手,捕手,1垒手,2垒手,3垒手,游击手,左外野手,中坚手,右外野手。
攻队入场击球的队员叫击球员。合法击出界内球且没有被场上防守人员截杀时,该击球员应即跑垒,称为“击跑员”,当投手投出四个坏球或者让球接触到跑者身体,则跑者“保送”上一垒(“好”球即为投手将球投入好球区且击球者没有击中球,“擦棒球”,“界外球”和挥棒挥空也属于“好”球范畴,“坏”则指投手将球投在好球区外,且击球者没有挥棒)。 击跑员安全进入1垒后,即称为“跑垒员”。
2、裁判规定
正式比赛需4名裁判员(当季后赛时,裁判会增加到六位,多了两个边线裁判),1人为主审(又称为司球裁判),其余3人为司垒裁判。主裁判位于本垒及捕手身后,主要职责为
3、比赛规则
宣判投手的“好”或“坏”球;宣布击球员的“击”和“球”数;判定攻方是得分抑或出局;判定“界内球”,“界外球”或“擦球棒”处理,宣判双方违反规则的行动;宣布比赛结果。司垒裁判负责1、2、3垒位附近的裁判工作;
宣判跑垒员是安全还是出局;是否有阻挡,妨碍对方或其他犯规行为;处理踏漏垒及其他问题,并协助主裁判执行规则,使比赛顺利进行。此外,还有2-3名记录员负责记录和技术统计。也有的正式比赛再增加2名外场司线裁判员,其职责为判定落在外野远处的球是界内还是界外球,外野手是否合法接杀,是否击出全垒打等。
4、场地规定
棒球比赛的球场呈直角扇形,有四个垒位,本垒板用橡胶、软塑料和木板制成。要求固定在地上与地面平。1、2、3垒垒包为38.10厘米见方,用帆布缝制,内装棕、毛等软物,应按规定固定在场上。球棒用木或铝制,球用明线缝球皮。防守队员均应戴手套。捕手及1垒手可戴连指手套。捕手要有面罩、护胸、护腿等护具。击球员要戴护帽。球鞋用皮革制,前后掌各有扁形钉3枚。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棒球
简单叙述棒球技术要领
棒球投球技术要领:
投手投球的时候大部分的力量都是靠脚蹬地以及拧腰还有最后手指的拨球。
从蹬地上来说,在蹬地的时候腿可以稍微弯曲便于发力,然后身体稍稍向后转一点,臀部先朝捕手方向顶出去,然后腿部发力把身体向捕手方向送,注意向前踏的那只脚落地后踩牢了,脚尖指向投球方向,不要出现左右旋转,而且两只脚和捕手在同一条直线上
从拧腰上来说在抬脚准备投球的时候,身体可以稍微多向后转一点,然后投球时注意节奏,深吸一口气之后再憋气投球,注意拧腰的时机,最好是在向前伸踏的同时转过来,然后左手(一般是拿手套的手)从打开到向胸前收,给身体带来一个旋转拧腰的力。身体转到完全正面朝投球方向最好,不过根据不同的人出手习惯会有些微差距,身体转正之后向前压,感觉就像是有人在你背后推你一样,用身体把肩膀部位顶出去。
从拨球上来说,拨球是每个投手都应该会的,只有拨球好了球才有尾劲,这样到了打者面前球速还和出手时差不多,甚至拨球很厉害的人投出来的球会给人一种往上飘的感觉。
至于控点的话一个是靠平时多练,多积累,感觉到了控点自然就好了,还有一个就是控点主要是靠手臂手腕,每投出一个好球就想想,记住刚刚的出手点以及手臂手腕的状态,然后投球的时候保持重心要稳,上下左右不要有太大的变化,所以伸踏踩出去的那一只脚一定要牢牢的钉死在地上
最后有几点会影响到控球和球速的细节:
1、投球时身体不要向左倾倒(右投),因为这样会导致你的力量向左分散,所以投球时身体向前压能有效避免这种情况,投完球之后身体最好的姿势是T字型
2、(仅对上手投球姿势,因为我就是上手)投球时手肘一定要比肩膀高,然后身体转过来以后手肘先出来,而且手肘是向前方送,不要往下压,手肘关节不宜夹得太紧或者打的太开,不然最后出手的时候都要拧一下手臂会导致力量的分散和控点的不稳
3、伸踏的脚踩牢,并且指向投球方向
4、投球时身体放松,因为身体越紧张,在身体运动时耗费在身体上的力量越多
棒球击球技术要领
1、站立姿势要点:
A 既能保持平衡又要放松的姿势。
B 两脚的间隔与肩同宽或稍宽于肩。
C 两眼正视投手。
D 力量小的人可短握棒。
站姿是击球动作的基础。没有好的站立姿势,就不可能成为好的击球员。
如果站姿自然正确,挥棒时就能用上身体和手臂的力量,就能做出好的击球动作来。在站姿中,经常看到的缺点是,由于身体的僵硬造成身体过于向前伸,或腰部过于向后扭,或者肩部斜向某一侧等。
把体重平均分在两脚,膝关节和腰部保持放松,这是打出好球的基本要素。
2、向后引棒要点:
A 以后脚(右打者为右脚,下同)支撑体重。
B 腰部向右转(右打者),以积蓄力量。
C 握棒不要过紧。
D 头部保持不动。
向后引棒的时机可因个人情况而有所不同,但是以后脚支撑体重时向右转腰必须做得充分,重要的是保持从向后引棒开始的动作的流畅。
3、伸踏要点:
A 前脚(右打者为左脚)的伸踏为横向迈出。
B 伸踏的幅度在15厘米左右。
C 伸踏出的脚尖与本垒呈直角。
D 即使在伸踏后,重心也仍放在后脚上。
采用前脚抬起、仅以后脚站立支撑向后引棒的人,由于是在伸踏的同时将球棒挥出,因此可以将重心移于前脚。其他的人即使是做出伸踏,也要将重心放在后脚上。但是必须要有重心向前跟上的意识。
4、挥棒要点:
A 利用腰部的转动进行挥棒。
B 挥棒时球棒不要远离身体。
C 向下挥棒
D 腋部不要张开
E 以左臂用力挥击,右臂在球与球棒相撞的中心位置上。
F 眼睛要盯住来球。
击球就是正确地用球棒击中球,并利用有力的爆发力将球击出。为此,在挥棒时,要利用腰部以及肩部的旋转,最后以手腕抛出球棒那样将球棒挥出。挥棒的路线最好是水平方向。由于是在触球的瞬间为水平挥棒即可,所以开始挥棒时向下挥棒。球棒从上向下约45度角挥出,在触球时左手臂(右打者)向前方伸展,并由此开始水平挥棒。就触球瞬间来说,要水平地挥棒;而就整个动作来说,也可以认为是以左前臂为主导的向下挥棒。
5、随挥要点:
A 不要翻腕,两臂继续向前伸展。
B 挥棒至右脚后跟抬起时止。
C 脸部继续面向前方。
挥棒后,身体的自然回转动作即为随挥动作。击球时手臂力量、腰部的转动等都要自然地进入到随挥中。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充分的随挥动作,可有利于球的飞行,也有助于向一垒的跑动。
棒球挥棒击球有什么技巧?能否详细说明下?
不要急功近利,扎实的练习,你可以在一个月内修正动作,基本上游戏会有很好的表现。下面的文字增加强度意味着摆动更多的木棍。每天戴1000次手套,以防止手被戴上。指导可以让你知道你的团队中是否有任何设施。你有这种塑料棒球吗?把他们绑在绳子上,试着从一端直接打到另一端。如果力的方向与绳子的方向相同,球就会平稳滑动。如果方向不一样,球就不会因为绳子的振动而向前移动。挥杆真的取决于努力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说,在这个水平上打直球是合适的。所以认真地挥杆、投掷和投掷。你能保证一天200次吗?命中训练的数量可以增加,不像投球训练的上限。所以训练就是王国!这个水平强调了击球技巧是完全颠倒的。1。在训练中使用稍重的木棍。2。掌握挥棒的时机。例如,在发球前,慢慢摆动球拍。三。试着抓住短棍,也就是说,不要抓住棍的底部,而是向上移动一点抓住它,这样摆动的半径就小了,速度就快了。
棒球有哪些接球手法?
1.五指朝上:适合腰部以上的来球。
2.五指朝下:适合腰部以下的来球。
3.五指朝左:五指约与地面平行,适合单手接左侧较远的来球,用正手接。
4.五指朝右:五指约与地面平行,适合单手接右侧较远的来球,用反手接。
5.五指朝前:适用前伸接球。
6.五指朝后:适用于接过头球或背后球。
接球前的准备姿势。
1.先选好自己的防守位置。
2.两眼注视投手,投手踏板暗号时,两腿半蹲,两膝略内扣,两脚左右开立,两手撑膝盖。
3.投手投球动作开始,两眼转移注视击球员(直到球中棒),重心进一步下降。身体前倾,臀部略提起,脚跟离地,下肢保持一定紧张状态,如同受压的弹簧,一触即发;两手自然下垂。
4.投手投球出手,内场手可向前走1、2步碎步这有利于接各种来球和启动。
5.外场手两手撑触膝盖即可,不一定要两手下垂。
棒球球种投法
所谓螺旋球的变化路径可视为反向曲球,而且伴有下坠。
握法是食指和中指按在球线处,挥臂的时候由(左手)手肘以顺时针开始转,出球的时候食指加力
另外螺旋球是左投专用,右投的话就不能称之为螺旋球了。但这投种球的时候手的翻转方式违反人体工学,手要向内向下向前用力,方法不当得话对肩肘的负担相当大,还容易受伤。
扩展资料:
1、滑球
握球法 : 食指与中指去扣住外侧的缝线处。
投法 : 出手的方式与直球几乎相同 ,但在球将出手前向下施力用手指往下滑让球造成有横向的旋转,进而产生水平向分力,加上重力的作用,球会像画出一道弧线般向打者的外角下坠。跟曲球比较起来,这道弧线比较锐利、快速。
2、曲球(又称弯曲球)
握法 : 握球中心稍偏右侧,右手中指的右腹即扣住球的外侧缝线,拇指即扣住反方向的缝线部份。
投法 : 投球时跟直球一样由上方投下,并在离球瞬间扭转手腕,然后向左急速扭曲似的稍微抑压来离球即可。
3、慢曲球
握法 : 基本上和弯曲球相同,但比弯曲球深握,并将食指与中指的指间稍微浮起即可。
投法 : 手臂移动后的动作要快,步伐也要大,并且左足著地同时以指腹推压球似的投出即可,特别注意,不要连投球动作也缓慢,否则打者易看出破绽。
4、指叉球
握法 : 利用食指与中指抓球与手指第二关节的力量 , 将球夹在食指与中指间并挟在球的最宽位置,另外手指及拇指贴於球下方 , 出手时手腕用力并在离球间施加力量於两手指但不需转动手腕。指叉球随著握法的不同,
有「大叉」与「小叉」之分:握大叉时,食指与中指叉的相当开,握在球体最宽的位置;握小叉时,食指与中指叉的就没有那麼开,大概都是握在球的缝线最宽的位置。
号称「二十世纪最后魔球」,近代许多投手的决胜球。出手时打者看似直球,但球至打者前面时快进垒时却会急速的下坠,使打者挥棒落空。
投法:虽是正上方投下,投法与直线球相同,而当放球时用力挥下,但不可利用手腕的技巧。
出手时只靠手指控制出力,不需靠手腕的甩动,以减少球的旋转,进而形成球路下沈的效果,如果球旋转时将失去效用,必须再投出瞬间以食指和中指来施加压力,以抑制球的旋转 , 没有练到一定的程度不要随便用它。
5、快速指叉球
又称为SFF,球路大致与双叉球(指叉球)相同,但其快速常使打者误判。
握法:以食指和中指来夹球,比双叉球稍浅,连手指短的人也可以握球。
投法:投法与直线球相同,而当放球时用力挥下。
6、指关节球 (又称弹指球. 别名蝴蝶球)
这是连投手本身也未能知道球去向的球,球本身不旋转。
有两种握法 :
握法一:把三只手指予以弯曲,再以第一关节背侧压住球,另以小指和拇指来支撑。
握法二:把三只手指的指甲竖起而勾住球的缝线上,另以小指和拇指来支撑似的贴置於球下方。
投法:上述的握法都要使手腕硬固状态,在放球的瞬间,再以指甲部分予以弹拨似的投出 。
7、攻防技术
一般是按照全队所规定的战术及教练临场发的战术暗号进行,常用的进攻战术有:
(1)观察:即投手投来的第一个球,不击,以观察投手的动作及实力
(2)积极迎击第一个球:达到攻其不备的目的
(3)击出高远球:准备牺牲自己促使同队进垒得分。
(4)打带跑:即把球击到1垒跑垒员身后的空隙地带,使其他跑垒员安全进到2垒或抢到3垒,破坏对方企图制造双杀的机会
(5)跑了再打:跑垒员先偷垒,击球员随后击球
(6)触击牺牲打:击球员用触击将球击向1垒或(3垒),击出地滚球引诱守队“杀”1垒,击球员牺牲自己,使同队进垒或返回本垒得分
(7)1,3跑垒员双偷垒:制造3垒跑垒员返回本垒得分机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棒球
怎样做好棒球投手与打击手的动作,做好有图解
投球技巧:
1、保持出球时的身体平衡:
在人类的任何行动中,保持身体平衡是最为重要的,而对于有效的投球技术则尤有生物力学上的重要性,在正面投球和侧身投球中,从第一个动作到最后一个动作,平衡是控制体力的中心。
正面投球和侧面投球在轴心脚前掌落在投球板前时,身体的运动实际上是一样的,提腿的力量会在头部置于腹部钮扣(体力的中心)前而被上身和轴心脚所吸收,双手应放在身体中部,与下巴和腹部钮扣成一直线,提腿的膝部;臀部和双肩的角度和转动每次都必须一致,正如提腿的高度每次都必一致一样,脚部则应放在提腿的膝部下面。
如果身体重心在提腿达到最高点时,固定在轴心脚的前掌,那么身体的平衡是可以做到的。在正面投球,投手之所以后撤一步,其唯一理由是便于把轴心脚放投手板之上,在投手板后面作多余的动作只会有碍平衡。
在提腿提到最高点时,任何动作都有短斩的停顿,这时,投手具有最大的潜在力量,以便在伸踏脚向本垒板伸踏时变成投球动力。
2、投球的开始:
a、投球动作从伸踏脚后撤一步开始;
b、便于轴心脚放在投球板前;
c、当提腿到达最高点,双肩又靠近体前时,身体一定要取得平衡。
投手在提腿提到最高点,双肩靠近体前时必须保持身体的平衡,后脚(轴心脚)膝微屈,以保持稳定,此时投手绝不可挺立不住而垮下来,在后脚膝保持弯曲来保持身体向本垒板下俯动作的稳定同时,他的提腿膝部应在向本垒板移动前向下移动,双手靠拢直至身体开始向投球方向下俯。
3、身体重心的转移:
当从投球土墩上向下传球时,身体向本垒板移动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所谓方向,就是投手从轴心脚前掌触板到伸踏脚前掌落地过程身体重心的位置。如果动作是从平衡开始,那么,双脚把身体重心从后移前时(由于力学使用)应该还是平衡的。按技术效应,这种转移在伸踏过程中仍然是平衡重心的转移,而且只能通过轴心脚前掌触板到伸踏脚前掌落地来完成。
投手投球是由双脚到指尖的过程,投球是带有旋转成分的方向性技术。良好的指向能增大身体重心从轴心脚转移到身踏脚落地并以投球土墩下移到土墩陡坡而产生的力学动量。
二、打击基本技术
从连续动作中可看到打击的过程中,视线始终没离开球,保持了眼睛的高度。跨步很适中,从跨步到扭腰,重心非常稳定。跨步不要太小,因为这样重心不会稳,当然也不能太大,因为跨步太大会让重心的高度一下子改变,挥棒的准度会降低。应该是在挥动球棒的瞬间很自然的将脚直接跨出,不要刻意去注意跨步的大小。
挥棒是一个很复杂的动作,用到身体很多的肌肉群,所以要能把棒子挥快,当然肌力的好坏是很重要,有好的肌力才有力量把棒子挥得快,不过,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首先,应该要注意的是自己的挥棒动作,是不是力求简洁,有没有把多余的动作尽量改掉。接下来要注意自己的挥棒路径,是不是在收棒准备要出手的时候作的得体,让自己在出棒的瞬间能够直接将棒投往球挥去,而没有任何累赘的路径。我想,挥棒动作最重要的就是这样了,力求简洁,让自己能够顺畅的加快动作,力量自然就会出来了。
当然,除了这些要点之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要训练自己训练到挥棒的瞬间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一起爆发,这唯有透过大量的挥棒才能够达成。练习的时候,自己要在心里面假想着投手的球飞过来,然后自己的以最快的速度去挥动棒子,但是不要出力,挥棒快有一个很重要的要领是要求快而不是用力,然后当自己很准确的命中了球,就赶快用全身的力量把球打远,说真的,这样讲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很难,需要一段时间练习!
球棒的选择:
棒球的球棒有木质和金属两种。木质棒,球感较好,不震手,弹性稍比金属差,比金属棒易断,职业球员较喜欢用;金属棒较经济实用,弹性好,比木质棒的球感差,震不易断,响声较大,业余球员常用金属棒。目前日本的大学棒球选手也趋向于使用木棒,目的是为入选职业棒球队做好准备。
持棒位置(右打者):
较理想的持棒位置是:右手握棒处在好球区的上部,大约与肩同高,并离右肩10厘米左右。
击球点:
在棒速最快,手臂伸直的瞬间击中球,这是最理想的击球点,即击球点于肚脐的连线垂直髋部。击中球时,两手腕应有拧湿毛巾的感觉。击球点最好在本垒板前,但内角高球只有一个击球点,即必须在本垒板前,否则棒头将击不到球。
三、接球的基本方法
接球和传球是防守技术的统一体,两者不能分开。没有传球,就谈不上接球、没有接球,也谈不上传球,接球是为了传球;有传球,必有接球者。因此,接球是防守队员处理基础和传出的球、阻止击跑员上垒、进垒或进分,以及进行局部或全场战术配合必不可少的技术。
手套接球部位和正确使用:
a、接球部位应在虎口和掌心之间,是手套的最深处;
b、用掌跟接,球易弹出、用虎口接,向后缓冲突然、部安全、皮条易打断;夹不紧,球易掉;
c、手套掌心和手臂基本成直线;手套的正面和来球应垂直。无论来球方向如何,均用手套的掌心对着球;
d、接球时,务必做到球在手套之上,否则易掉球;
e、接球好的人有响声,主要是缓冲好和空气压力起作用;
f、戴手套不宜过深或太浅。过深则不灵活,太浅则易被球打掉;
g、戴手套是可将食指放在手套背后。接手和游击手用此方法较常见,主要是接球多,食指放在手套背后,以防伤痛;
h、尽量用双手接球。
四、如何扑垒?(作者:yakyu,来源:野球研究所)
扑垒基本上是先垫步一步,然后整个人就往前扑(头在前面),接着在着地时,以胸部及腹部平均的在地面滑动,然后双手延伸去触摸垒包。所以最理想的垫步应该是在你的身长加上手的长度再多一点点的地方进行,扑下去之后刚好在摸到垒包的时候停止,这样就不会因为撞击垒包而受伤。
还有,扑垒要尽量不去碰撞对方的野手,能从他们身后绕过应该是最好的角度。另外一个重点则是任何的滑垒都不能犹豫,否则很容易因为犹豫而延缓动作,造成太慢进行,通常在这种情形下,很容易因为延缓而在距离不够的时候滑垒进而造成受伤。
要做到毫不犹豫的滑垒,平常的熟练非常重要,而且不只是单独对动作的练习重要,状况的演练也是必须的,否则一到比赛,平常明明可以做出来的动作也常常会做不出来。
棒球图解没有这要靠你多多练习 多看些网上视频 慢慢来吧 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