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棒球杂谈 > 棒球规则为什么这么复杂(棒球规则为什么这么复杂知乎)

棒球规则为什么这么复杂(棒球规则为什么这么复杂知乎)

2022-10-13 14:46:31|红果资源站小编 |来源: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 1、为什么棒球和板球这种规则复杂的运动能分别在美日韩以及印度大受欢迎?
  • 2、谁知道棒球的规则啊,我老是看不懂呢?
  • 3、棒球在美国十分流行,它的规则是什么样的?
  • 4、棒球术语为什么这么多?其实规则也不难,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复杂?
  • 5、棒球的规则是怎样的?

为什么棒球和板球这种规则复杂的运动能分别在美日韩以及印度大受欢迎?

在欧洲棒球更受欢迎,板球比较受日本人欢迎。因为棒球是从欧洲、美洲、拉丁美洲传到日本的,日韩欧美那边的人追求潮流,所以很喜欢棒球。再到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职业比赛,逐渐流行起来。当时韩国和台湾省都是日本的殖民地,所以韩国和台湾省的日本人带火了这项运动。板球是一项英联邦运动。英联邦的所有国家都将参与板球运动。这些都是殖民主义带来的运动,一般都是英国血统的上流社会人士玩的。板球是棒球的鼻祖,两者的练习技术很容易过渡。换句话说,如果你板球打得好,棒球也一定打得好。

室外草坪搏击的运动比室内竞技场吹着空调的温室运动更能释放灵魂中的自然野性,不怕日晒雨淋,避免印巴人身体对抗的劣势,比规则复杂一点,根本不是门槛。板球和棒球都获得过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年度团队奖,那些在室内体育场的木地板或冰上进行的运动从未获得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年度团队奖也不是没有道理。

在有美国驻军的亚洲国家中,日本、韩国、台北和关岛的影响力超过了美国发明的两种室内木地板游戏。唯一的例外是菲律宾,因为棒球不要求身高异常,先天因素门槛低。此外,曲棍球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也很受欢迎,但影响力不如板球。这时候板球利用了规则复杂,趣味性高的优势,球可以飞出高尔夫那样赏心悦目的大轨迹。板球和棒球的回合制攻防有点像古代战争中的小股部队互抢大营,而足球和橄榄球是两支军队互斗,只是曲棍球场上的草太小了。

更何况球的轨迹大多是贴地运动,就像一个大斯诺克,少了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几个大国和北欧几个热爱冰球的富国的背书。可见,棒球复杂的规则不是无缘无故存在的,都是基于棒球的基本理念。他们的作用是让棒球的基本思路更加清晰和严谨,从而保证它是一项可以正常进行的体育运动。

谁知道棒球的规则啊,我老是看不懂呢?

竞赛:

棒球是以双方(各队9人,进攻和防守全部由这9人完成)交替击球(进攻)和接球(防守)的运动,双方只有在进攻中也就是击球的半局(进攻一次+防守一次为一局)里得分,双方比赛的目的就是在七局中累积分数,分数多的为胜。

防守:

防守时上场9人,防守位置分别为投手,捕手,一垒手,二垒手,三垒手,游击手,左外野手,中外野手,右外野手,目的是阻止进攻方得分。

进攻:

进攻即为击球和跑垒,争取得分。进攻时9名队员必须按照预先报给仲裁的打击顺序上场击球,前一名队友成功上垒或被杀出局后,下一名队员继续上场击球,直到有三名进攻队员出局为止。

交换攻守:

进攻方三名队员被杀出局后,即丧失了在本局继续进攻的机会,半局结束,攻方上场准备防守,防守方下场准备进攻。

出局:

防守方要通过尽快把对方的三名队员杀出局阻止对方进攻,一般通过如下几种方法。三振击球员:投手投出三颗好球而击球员未击中,击球员出局。封杀跑垒员:击球员虽然击中球,但落地后被防守队员(可能是一垒手,二垒手,三垒手……)接到在进攻方跑垒员跑到下一垒位前踩垒包,跑垒员出局。接杀:击球员击出的球在落地前被防守队员接到,击球员出局。

得分:

进攻方队员把球击到界内就要沿逆时针方向向一垒跑,如果在持球防守队员踩一垒垒包前跑到一垒,则算成功攻占一垒球,可以留在一垒待下一名击球的队友把球击出后继续向二垒进发。依次类推,当攻占三垒后队友将球击出如果在三垒的跑垒员顺利跑到本垒,进攻方即得到一分。

好球与坏球:

防守方的投手投球,进攻方击球员击球,投手投出的球有好球与坏球之分,投进好球区的为好球,否则为坏球。好球区范围是本垒板的垂直上空,击球员腋下至膝盖上沿的矩形空间。当投手投出好球而击球员未击中则记为一击,三击不中出局,当投手投出坏球而击球员挥棒,若未击中则判为好球,若击中则此球有效。击出界外球记做一击,但两击以后不记,继续击球。如果投手对一名击球员投出4颗坏球且击球员判断准确没有挥棒,则跑垒员被保送至一垒

跑垒:

当击球员把球击出后,如果安全上垒的话就成为跑垒员了,跑垒分被动跑垒和主动跑垒,被动跑垒指后面有队友顶着你跑,你必须跑,如一垒的跑垒员,打者打出球往一垒跑,一垒上的跑垒员就不能还“霸占”一垒不动(一个垒不能保护两名进攻队员),这种情况防守方只需拿球踩目标垒包即可封杀,如前面说的情况中防守队员踩二垒就可完成封杀。主动跑垒与之相反,如一垒无人而二垒有人,那么当球被击出,二垒上的跑垒员可以选择留在二垒。如果他非要往三垒进发,防守方需在他没上垒前用持有球的手套或手触他,才可使他出局。

本垒打:

简单地说就是击球员把球打得太远了(棒球通常为90至100米),此时击球员和场上所有的跑垒员都直接回本垒得分。

W=胜场、L=败、G=出赛、ERA=防御率、GS=先发、CG=完投、SHO=完封、IP=投球局数、H=被安打 、R=失分、ER=自责分、HR=被全垒打、BB=四坏球、K=三振

棒球在美国十分流行,它的规则是什么样的?

首先,棒球规则复杂吗?棒球规则对我们这些从小就看对方球类运动的人来说,第一眼看上去不是很直观。我想说,棒球规则如果不细说的话,不难理解。当然,了解他们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球场坐在高高的看台上往下看,然后找个粉丝给你讲解。电视广播是一种低效的方式,因为它看不清全局。如果有机会参与就更好了。我见过很多男生女生只是为了新鲜感才参加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可以通过击球和跑步来大致了解规则。

棒球规则很难像裁判一样掌握,因为棒球大部分时间都是活球情况,这意味着每个人在球场上的行为都可以在规则内不受控制,所以理论上来说会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但是规则一定要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进去,然后总结出判罚原则,这涉及到棒球的逻辑,所以不应该深入进行。

一般来说,如果你想了解和参与棒球,规则不是门槛,但你要有熟悉棒球的朋友,在合适的环境中(现场观看和比赛)。我从一场棒球比赛开始,打了大约半个小时后了解了规则。

在美国人(非铁杆球迷)对棒球常规赛的态度上,也就是在晒太阳、喝啤酒、和家人朋友聊天的过程中看球,像欧洲这样的足球流氓在棒球界是不可想象的。当然,棒球文化也可以有其他一些形式。在日本可以是一个体现热血和青春的甲子园,在南美可以是热爱运动的穷孩子的出路。如果你想建立一种棒球文化,体验棒球的乐趣,不妨把它当成一种游戏,试着用手套接住它,用棍子打它。

棒球源于人类的投掷本能,这样的尝试很容易让人着迷。比如在没有棒球氛围的北欧,芬兰创造了芬兰棒球(pespallo),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从侧面说明了棒球不是殖民文化,而是源于某种人性。

棒球术语为什么这么多?其实规则也不难,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复杂?

大部份是数据名词~而数据就是纪录的基础.

这项运动是源自美国,且有上百年的历史,当然就会发明各种数据来衡量球员表现.

而美国几大职业运动本就与商业相结合,球星当然要有数据纪录来佐证其价值.

如果你是从事棒球运动或爱好的球迷,这些自然而然会知道~

而如果只是玩票性质,只要知道基本规则即可,根本不必在乎其他名词.

棒球的规则是怎样的?

棒球运动规则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简单地说,就是投球,击球,接球。棒球比赛在两队之间进行,轮流进攻与防守。在9局比赛中,得分最多的队获胜。一队的三名投手都出局后,两队交换进攻与防守。如果两队在9局比赛中打平,还有加一局比赛,一直到分出胜负。

攻方队员击球后跑垒,依次踏触一、二、三垒,最后安全踏触本垒的进攻得一分。棒球比赛中的得分大部分都是击球手先到一垒、然后依次跑垒到本垒得分的,但也有非常令人激动的本垒打情况。所谓本垒打就是击球员将球击出后(通常击出外野护栏),击球员安全回到本垒叫本垒打。 击球员无失误安全上垒的击球叫安打,击球员在投手投出四个坏球后可自动上垒。主要棒球术语如下:

场地

界内地区

从本垒经一、三边线及其延长线直到挡墙或围网(包括垂直的空间)以内的区域叫“界内地区”。

界外地区

从本垒经一、三垒边线及其延长线直到挡墙或围网(包括垂直的空间)以外的区域叫“界外地区”。

内场

连结四个垒位所形成的正方形的界内场区为内场。

外场:内场以外的界内地区,即内场以外至连接两条边线末端的弧线所形成的扇形地区为外场。

边线:本垒至一垒及其延长线和本垒至三垒及其延长线叫边线。 垒线:连接垒间的线叫垒线。

垒位:跑垒员为得分而必须按顺序踏触内场四角的四个位置叫“垒位”。

投手区;直径为5.49米,高出地面0.25米,四周成斜坡,供投手投球的土墩为投手区。土墩正中稍后为一平台,中置投手板(图7)

击球员区:击球员击球时端立的区域叫“击球员区”。

接手区:接手准备接投手投球时必须站立的区域叫“接手区”。

跑垒指导员区:设在一、三垒外,供跑垒指导员指导本队队员跑垒和击球的地域叫“跑垒指导员区”。

队员席:为场上队员和不上场的替补队员及其他穿着运动服装的本队成员准备的座位叫“队员席”。

野传球线:画在边线以外18.29米,至少与边线的本垒至一垒、本垒至三垒部分平行,用以区别比赛有效地区与无效地区的线叫“野传球线”。

队员

守队、守队队员:在场上进行防守活动的队员“守队”;进行防守活动的任一队员叫“攻队队员”。

主队或先守队:某队在本队球场或本地球场进行地,该队即为“主队”。按惯例先守,又叫“先守队”。

守场员;进行防守的任一队员都叫“守场员”。

内场手;在内场各位置进行防守的队员都叫“内场手”。

外场手:在外场进行防守的队员叫“外场手”。

投手:向击球员投球的守队队员叫“投手”。

击球员:在击球员区内击球的攻队队员叫“击球员”。

击跑员:击球后向一垒跑进的攻队队员叫“击跑员”。

跑垒员:安全到达一垒后继续进行进垒、偷垒、得分等进攻行为的攻队队员叫“跑垒员”。

跑垒指导员:站在跑垒指导员区指导击球员击球和跑垒员跑垒的同队队员或教练员叫“跑垒指导员”。

替补队员:未列在上场队员名单内、替换场上队员参加比赛的非开局队员叫“替补队员”。

投球

投球:投手投给击球员的球叫“投球”。 正面投球;投手以身体正面对着击球员进行投球的姿势叫“正面投球”。

侧面投球:投手用身体一侧对着击球员进行投球的姿势叫“侧面投球”。

投手的轴心脚;投手踏触投手板投球时作轴的脚叫“投手的轴心脚”。

投手的自由脚:投手投球时不作轴而做伸踏的脚叫“投手的自由脚”。“自由脚”也叫“伸踏脚”。

不合法投球:违反规则的投球叫“不合法投球”。下列投球均判“不合法投球”:

投手的轴心脚没有踏触投手板而向击球员投球时;

突然向没有准备好的击球员投球时;

违反有关正面投球和侧面投球的规定投球时。 投球无效:不判好球或坏球,攻守也无效的投手投球叫“投球无效”。

投手犯规则:垒上有跑垒员时投手牵制跑垒员或投球的不合法行为叫“投手犯规”。这时,判各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但不判击球员“一球”。

好球区:在本垒板的垂直上空,高度在击球员击球时自然站立姿势的膝盖上沿至腋部之间的立体空间,这个区域叫“好球区”。

坏球:投手合法投出的球没有进入“好球区”或在进入“好球区”前已落地,而击球员又未击的投球叫“坏球”。

暴投:偏离本垒板致接手无法接住的投球叫“暴投”。 注:球滚出野传球线或后挡网以外时判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

漏接:接手失接经过正常努力可以接住的投手投球,致使跑垒员多进一个垒的行为叫“漏接”。

突然急投:击球员尚未作好击球准备,投手突然急速向其投球的行为叫“突然急投”。这是不合法投球。

责任失分:由投手负责的失分叫“责任失分”。

攻守活动

“比赛开始”或“继续比赛”:裁判员宣布开始进行比赛或遇死球局面时宣布恢复比赛的命令。

局:比赛双方各因三个出局而互换攻守条一次为“一局”。只有一方三人出局而未交换攻守时为“半局”。 安全:裁判员对跑垒员合法取得欲占垒位的判定叫“安全”。

得分:攻队队员击球后跑垒并依次踏触一、二、三垒,最后安全踏触本垒的进攻行为叫“得分”。

出局:攻队队员被取消击球、跑垒或得分的权利叫“出局”。

击球:击球员站在击球员区用球棒击投手投球的进攻行为叫“击球”。

不合法击球:击球员采取下列任一行为击出的球为“不合法击球”:

(1)一脚或双脚全部落在击球员区外的地面上或一脚全部或一部分踏触本垒板挥击而将球击中时;

(2)用不合规则规定的球棒将球击出时。

击:击球员击球未中、好球未击、两击前击成界外球、触击成界外球、击球末中而球触及身体、好主身体或击成“擦棒球”时都判为一“击”。 球:击球员坏球未击或投手不合法投球时判为一“球”。

界内球:合法击出的球如遇下列任一情况时均判“界内球”。:

(1)停止在本垒至一垒之间或本垒至三垒之间的界内地区时;

(2)地滚球越过一、三垒垒位从垒位后面的界内地区滚向外场或滚出界外时;

(3)触及一垒、二垒或三垒垒包时;

(4)先落在一、三垒垒位后界内地区时;

(5)在界内触及裁判员、比赛队队员身体时;

(6)从界内地区上空直接越出本垒打线时。

注:在边线上接球时,应按守场员手套触球时与地面的垂直线来判定,而不应以守场员触球时是站在界内或界外地区来判定。腾空球落在第一、三垒上或落在一、三垒后面的外场界内地区,然后弹出界外地区时仍为“界内球”。

界外球;合法击出的球如遇下列任一情况时判“界外球”:

(1)停止在本垒到一垒之间或本垒到三垒之间的界外地区时;

(2)内场地滚球经过一、三垒垒位,从垒位后界外地区滚人外场或继续滚出界外时;

(3)落在一、三垒位后的界外地区时;

(4)在界外触及裁判员或比赛队队员的身体或其他障碍物时。 注:击出的球直接击中投手板,从本垒到一垒之间或本垒到三垒之间反弹出界外地区时判“界外球”。

腾空球:击向空中的高飞球叫“腾空球”。

地滚球:在地面滚动或弹跳的击球叫“地滚球”。

平直球:异常快速,既不着地又不上升而直接飞向守场员的击球叫“平直球”。

擦棒球:碰触球棒后迅猛而直接地到达接手手中并被接住的击球叫“擦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