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棒球杂谈 > 软式棒球规则(软式棒球规则和玩法)

软式棒球规则(软式棒球规则和玩法)

2022-10-18 12:10:34|红果资源站小编 |来源: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 1、请高人介绍一下棒球规则(越详细越好)
  • 2、软式棒球球比赛中的自由进垒是什么?
  • 3、谁知道棒球的规则啊,怎么玩的啊,要详细一点。
  • 4、硬式棒球和软式棒球有什么区别
  • 5、棒球规则
  • 6、棒球比赛的比赛规则是怎么样的?

请高人介绍一下棒球规则(越详细越好)

球类运动之一。是以球、棒、手套等为工具,在棒球场上运用击球、跑垒和投球、传球、接球等技进行的竞赛活动。比赛分两队,每队9人。赛前选择先攻或先守,每队攻守各一次称为"一局"。防守队按位置责立于运动场内进行防守,分投手、接手、一垒手、二垒手、三垒手、游击手、左外场手、中外场手、右外手。每一局开始,由投手持球在投手板上以本垒板上空好球区为目标投球。进攻队员按照排好的次序,依次球棒在击球区内将投来的球击出,击出球后即从本垒开始向一垒方向奔跑,依次触踏一、二、三垒和本垒,人跑完后得1分。防守队员使用接球和传球技术将对方击出的球接住,或对跑垒的队员在尚未进入本垒前传杀出局,不能得分。3人出局后进攻结束,双方交换攻守。正式比赛需打满9局,以积分多者为胜。如两队得全稍等,则继续比赛,直至其中一队在同等1局数中得分多时结束比赛。起源于美τ国,1839年在美国纽约州举首次比赛,并由创始人亚历山大•卡特赖特制订第一部竞赛规则,此后日益开展,成为世界性体育项目之一。赛有职业与业余之分,职业性比赛仅限于美国和日本。定期举行按男子成年、青年1和少年分组的世界性比。2岁以下儿童采用软式棒球比赛。自1912年起多次列为奥运会表演项目。1978年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881年由归国的华侨及留学生将棒球运动传至中国。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79年成立中棒垒球协会。

棒球以9人为一方,在室外场地使用球棒和球进行的一项球类运动。这既是业余竞技运动也是一项职业运动项目,比赛的目标是赢得比对方更多的分。当一名运动员跑完全部垒位,并未被判出局即得一分。棒球场分为内场和外场,正方形的内场的4个角上各有一个垒位,内场也叫“方块”。内场是由界内地区临界外场的两个边和界外地区另外两个边围 。 棒球的球棒是坚硬,光滑的木制棒,一般为3英尺6英寸长(1.668米)。圆球的表层是用马皮包裹的。棒球被当作是美国的国球(全国性娱乐)。国际棒球联合会是业余棒球运动的世界管理机构。棒球将列入1996年下届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棒球要求(运动员)具有速度和力量,平衡与协调,柔韧与灵活等项素质。作为一名队员与全队的配合能力是重要的,个人技术如击球,投球和防守也是重要的。

二、棒球常规知识

1)世界性业余棒球运动管理机构的名称:国际棒联是世界业余棒球管理机构。IBA是国际棒球联合会的简称。

2)棒球比赛中的裁判:裁判人员包括一名主裁判(司球裁判员)三名司垒裁判员和若干名记分员。司球裁判员负责使用规定手势同时喊出“球”或“击”。司垒裁判员判定安全和出局。

3)棒球队的组成:一个棒球队由9名队员组成。实际上一个队可以有20名队员,但只能有9名队员上场。(替补队员没数量限制。但是替补队员不能第二次上场比赛)

4)棒球场地的规格:简要地说,球场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为正方形。四个角上名有一个垒位,内场也叫“方块”。内场是由界内地区与界外场临界的两个过和界旬地区另外两个边围绕而成。或译为:[内场呈正方形,其中两个边紧接外场院(属界内地区),另两个边紧接界外地区。]

5)击球员击出什么样的球叫本垒打:击球员能打出跑完各垒回到本垒的球叫本垒打。多数本垒打球都从界内外场地区飞出围栏。

6)棒球运动员的个人基本技术:个人的基本技术包括:击、投、守、准确传球、跑垒和偷垒。

7)投手如何投球: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握球方法投出,如曲线球、滑球、指节球和快速球等。

8)成功击球的要领:最重要性是击球的站立姿势,向后引棒,伸踏,挥棒,中球和后继动作。

9)棒球比赛有哪些防守位置:棒球防守位置有投手,接手,一垒手,二垒手,三垒手,游击手,左外场员,中外场员,右外场员。

清道光25年西元1845年,全界第一部棒球规则也在美国正式诞生。它是由美国纽约第一个正式棒球俱乐部克尼克伯克(KNICKERBOCKER BASEBALL CLUB OF NEW YORK CITY)订出来的,总共有廿条,内容简单明了。由于当时仍处于棒球的战国时代,克尼克伯克俱乐部这份棒球规则就像中国历史上的秦始皇,用一套标准制度把全国给统一了。

二十条内容如下:

1.球员一定要准时到场。

2.开赛前,大会主席或代理人当场指定一名裁判,这个裁判要把比赛所有纪录保存在一本笔记本内,并且随时留意、比赛期间是否有任何破坏规矩的事情发生。

3.当选大会主席的人应在比赛前,现场指定两名球员当攻、守队长,这两个人不能下场比赛,他们的任务是选出攻守两方的球员,并让比赛顺利进行,而且要注意让攻守两方的人数尽量相等。至于谁先攻,谁后攻,以丢铜板的方式选择,猜中的就先选。

4.本垒到二垒垒包的距离为42步,一垒到三垒垒包也是42步,内野必须是正方形。

5.比赛不准“剩”,一定要比完。

6.如果赛前有人迟到,在向大会报备后,可以找一个球队以外的人顶替,但若迟到的人在比赛开始后赶到了,顶替者要马上把位置让出来。无论如何应掌握一个原则,凡是到场的球员最好都有出场机会。

7.事先报备会晚到的球员,只要攻守双方同意,随时可以被选入交战集团中。

8.比赛原则上以谁先拿到21分谁就赢,但攻守双方都必须打满同样局数才可以结束比赛。

9.球必须用投的,不可以用丢的。

10.打出场外或一、一垒边线的球算界外球。

11.打者挥棒三次,三个球都没有打中,但第四个球被接住,就算接杀;如果第四个球没被接住,打者可以跑垒。

12.如果被打中的球或擦棒球,让野手(捕手)给接到了,不论是高飞或在界内弹了一下,都算接杀。

13.如果球已经在跑垒员前面一个垒包上的防守员手中(例如,他正跑向二垒,而二垒手已拿到球了)或是,在上垒前被防守员拿著球碰个正著,那麽跑垒员必须出局。当然某些特殊情况是可以了解的,如防守员为了让他出局不得不拿球丢他。

14.跑垒员若无法在对力捕手拿到球或被球触到以前上垒,算接杀。

三名打者出局,此局就算结束。

15.打者必须按照事先安排的打击顺序依次登场打击。

16.任何争议,全部由裁判裁决,不得抗议。

17.界外球不能上垒。

18.若投手犯规,跑垒员趁机跑垒不可以触杀他。

19.当球弹入界内,最多只可以跑一个垒。

20.那个时候的人,把棒球当成一种茶余饭后的减肥运动,规则只是拿来作为“参考”用的,只要玩的,快乐、玩的高兴就好,对裁判和纪录并不重视。在1852年,甚至规定裁判由球队的每一个成员轮流出任即可。

但从1845到1857十二年间,因为参与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强,人们对球具和赛制的精密度也相对地作出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在1854年,所谓“强迫出局”的规定就出现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棒球游戏的真正模式,几乎可以说是从这个观念开始,也是从这个观念结束。

比赛开始

1.除非主队事先通知球赛延期或迟延开赛,裁判员1人或数人应于预定比赛开始前5分钟前进入球场,并直接走向本垒与双方球队经理会面。

2.主队各球员分别各就守备位置,客队第一位击球员在击球区就位时,比赛开始之标准应视主审宣布“比赛开始”(PLAY)为准。

3.比赛开始或重新开始时除捕手外,所有守备球员应位于界内区。

比赛中禁止事项

比赛中之禁止事项: 无论经理、球员、替补球员、训练员或捡球员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皆不可犯禁止事项。

1.以言语或其他方式煽动观众之行为。

2.以任何方式对对方球队之球员、裁判员或任何观众恶言恶语。

3.球赛进行中企图喊叫暂停或以其他之语句或动作等干扰投手,明显地意图使投手犯规。

4.以任何方式故意与裁判员接触(如触及裁判员之身体,与裁判员讲话或显示亲近态度)。

5.任何野手不得在击球员眼力所及处,违背运动精神故意做分散击球员注意力之动作。

软式棒球球比赛中的自由进垒是什么?

就是非被迫进垒。。

因为规则规定,后一名跑者不能超过前一名跑者。那么一垒跑垒员,在击球跑垒员击中球之后,就处在被迫进垒状态,因为击球跑垒员不能超过一垒跑垒员,而击球跑垒员又必须上一垒,那么一垒跑垒员就要“被迫”必须上二垒。 因此称作被迫进垒。

自由进垒是指非被迫进垒状态。比如跑垒员在二垒,一垒空着。那么击球跑垒员击中球之后,可以跑上一垒。二垒跑垒员不存在必须让出垒包的情况,那么二垒跑垒员就属于自由进垒,也就是可以自由选择前进或者不前进 、甚至后退。。

谁知道棒球的规则啊,怎么玩的啊,要详细一点。

棒球运动规则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简单地说,这项运动就是投球,击球,然后去接球而已。棒球比赛在两队之间进行,轮流进攻与防守。在9局比赛中,得分最多的队获胜。一队的三名投手都出局后,两队交换进攻与防守。如果两队在9局比赛中打平,还有加一局比赛,一直到分出胜负。

攻方队员击球后跑垒并依次踏触一、二、三垒,最后安全踏触本垒的进攻得一分。棒球比赛中的得分大部分都是击球手先到一垒、然后依次跑垒到本垒得分的,但也有非常令人激动的本垒打情况。所谓本垒打就是击球员将球击出后(通常击出外野护栏),击球员安全回到本垒叫本垒打。

守场员并无失误而安全上垒的击球叫安打,击球员在投手投出四个坏球后可自动上垒。重点棒球术语如下:

第一条场地

1、界内地区:从本垒经一、三边线及其延长线直到挡墙或围网(包括垂直的空间)以内的区域叫“界内地区”。

2、界外地区:从本垒经一、三垒边线及其延长线直到挡墙或围网(包括垂直的空间)以外的区域叫“界外地区”。

3、内场:连结四个垒位所形成的正方形的界内场区为内场。

4、外场:内场以外的界内地区,即内场以外至连接两条边线末端的弧线所形成的扇形地区为外场。

5、边线:本垒至一垒及其延长线和本垒至三垒及其延长线叫边线。

6、垒线:连接垒间的线叫垒线。

7、垒位:跑垒员为得分而必须按顺序踏触内场四角的四个位置叫“垒位”。

8、投手区;直径为5.49米,高出地面0.25米,四周成斜坡,供投手投球的土墩为投手区。土墩正中稍后为一平台,中置投手板(图7)

9、击球员区:击球员击球时端立的区域叫“击球员区”。

10、接手区:接手准备接投手投球时必须站立的区域叫“接手区”。

11、跑垒指导员区:设在一、三垒外,供跑垒指导员指导本队队员跑垒和击球的地域叫“跑垒指导员区”。

12、队员席:为场上队员和不上场的替补队员及其他穿着运动服装的本队成员准备的座位叫“队员席”。

13、野传球线:画在边线以外18.29米,至少与边线的本垒至一垒、本垒至三垒部分平行,用以区别比赛有效地区与无效地区的线叫“野传球线”。

第二条队员

1、守队、守队队员:在场上进行防守活动的队员“守队”;进行防守活动的任一队员叫“攻队队员”。

3、主队或先守队:某队在本队球场或本地球场进行地,该队即为“主队”。按惯例先守,又叫“先守队”。

4、守场员;进行防守的任一队员都叫“守场员”。

5、内场手;在内场各位置进行防守的队员都叫“内场手”。

6、外场手:在外场进行防守的队员叫“外场手”。

7、投手:向击球员投球的守队队员叫“投手”。

8、击球员:在击球员区内击球的攻队队员叫“击球员”。

9、击跑员:击球后向一垒跑进的攻队队员叫“击跑员”。

10、跑垒员:安全到达一垒后继续进行进垒、偷垒、得分等进攻行为的攻队队员叫“跑垒员”。

11、跑垒指导员:站在跑垒指导员区指导击球员击球和跑垒员跑垒的同队队员或教练员叫“跑垒指导员”。

12、替补队员:未列在上场队员名单内、替换场上队员参加比赛的非开局队员叫“替补队员”。

第三条投球

1、投球:投手投给击球员的球叫“投球”。

2、正面投球;投手以身体正面对着击球员进行投球的姿势叫“正面投球”。

3、侧面投球:投手用身体一侧对着击球员进行投球的姿势叫“侧面投球”。

4、投手的轴心脚;投手踏触投手板投球时作轴的脚叫“投手的轴心脚”。

5、投手的自由脚:投手投球时不作轴而做伸踏的脚叫“投手的自由脚”。“自由脚”也叫“伸踏脚”。

6、不合法投球:违反规则的投球叫“不合法投球”。下列投球均判“不合法投球”:

(1)、投手的轴心脚没有踏触投手板而向击球员投球时;

(2)、突然向没有准备好的击球员投球时;

(3)、违反有关正面投球和侧面投球的规定投球时。

7、投球无效:不判好球或坏球,攻守也无效的投手投球叫“投球无效”。

8、投手犯规则:垒上有跑垒员时投手牵制跑垒员或投球的不合法行为叫“投手犯规”。这时,判各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但不判击球员“一球”。

9、好球区:在本垒板的垂直上空,高度在击球员击球时自然站立姿势的膝盖上沿至腋部之间的立体空间,这个区域叫“好球区”。

10、坏球:投手合法投出的球没有进入“好球区”或在进入“好球区”前已落地,而击球员又未击的投球叫“坏球”。

11、暴投:偏离本垒板致接手无法接住的投球叫“暴投”。

注:球滚出野传球线或后挡网以外时判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

12、漏接:接手失接经过正常努力可以接住的投手投球,致使跑垒员多进一个垒的行为叫“漏接”。

13、突然急投:击球员尚未作好击球准备,投手突然急速向其投球的行为叫“突然急投”。这是不合法投球。

14、责任失分:由投手负责的失分叫“责任失分”。

第四条攻守活动

1、“比赛开始”或“继续比赛”:裁判员宣布开始进行比赛或遇死球局面时宣布恢复比赛的命令。

2、局:比赛双方各因三个出局而互换攻守条一次为“一局”。只有一方三人出局而未交换攻守时为“半局”。

3、安全:裁判员对跑垒员合法取得欲占垒位的判定叫“安全”。

4、得分:攻队队员击球后跑垒并依次踏触一、二、三垒,最后安全踏触本垒的进攻行为叫“得分”。

5、出局:攻队队员被取消击球、跑垒或得分的权利叫“出局”。

6、击球:击球员站在击球员区用球棒击投手投球的进攻行为叫“击球”。

7、不合法击球:击球员采取下列任一行为击出的球为“不合法击球”:

(1)一脚或双脚全部落在击球员区外的地面上或一脚全部或一部分踏触本垒板挥击而将球击中时;

(2)用不合规则规定的球棒将球击出时。

8、击:击球员击球未中、好球未击、两击前击成界外球、触击成界外球、击球末中而球触及身体、好主身体或击成“擦棒球”时都判为一“击”。

9、球:击球员坏球未击或投手不合法投球时判为一“球”。

10、界内球:合法击出的球如遇下列任一情况时均判“界内球”。:

(1)停止在本垒至一垒之间或本垒至三垒之间的界内地区时;

(2)地滚球越过一、三垒垒位从垒位后面的界内地区滚向外场或滚出界外时;

(3)触及一垒、二垒或三垒垒包时;

(4)先落在一、三垒垒位后界内地区时;

(5)在界内触及裁判员、比赛队队员身体时;

(6)从界内地区上空直接越出本垒打线时。

注:在边线上接球时,应按守场员手套触球时与地面的垂直线来判定,而不应以守场员触球时是站在界内或界外地区来判定。腾空球落在第一、三垒上或落在一、三垒后面的外场界内地区,然后弹出界外地区时仍为“界内球”。

11、界外球;合法击出的球如遇下列任一情况时判“界外球”:

(1)停止在本垒到一垒之间或本垒到三垒之间的界外地区时;

(2)内场地滚球经过一、三垒垒位,从垒位后界外地区滚人外场或继续滚出界外时;

(3)落在一、三垒位后的界外地区时;

(4)在界外触及裁判员或比赛队队员的身体或其他障碍物时。

注:击出的球直接击中投手板,从本垒到一垒之间或本垒到三垒之间反弹出界外地区时判“界外球”。

12、腾空球:击向空中的高飞球叫“腾空球”。

13、地滚球:在地面滚动或弹跳的击球叫“地滚球”。

14、平直球:异常快速,既不着地又不上升而直接飞向守场员的击球叫“平直球”。

15、擦棒球:碰触球棒后迅猛而直接地到达接手手中并被接住的击球叫“擦棒球”。

16、触击球:有意等球碰棒或用棒轻触来球,使球缓慢地滚入内场的击球叫“触击球”。

17、抢分触击;在二出局前,三垒有跑垒员抢进本垒得分的进攻战术叫“抢分触击”。

18、牺牲打:击球员牺牲自己安全上垒的权利而使跑垒员进垒得分的击球叫“牺牲打”。“牺牲打”根据击球方法不同又分为“腾空球牺牲打”和“触击球牺牲打”。

19、内场腾空球;二出局前,一、二垒或一、二、三垒都有跑垒员时,击球员合法击出的落在内场或内场附近,而守场员9包括外场手)又能轻易接住的界内腾空球(平直球和用触击法击出的腾空球除外)叫“内场腾空球”,判击球员出局,继续比赛。

20、安打:凡守场员并无失误而安全上垒的击球叫“安打”。“安打”按安全到垒的多少分“一垒安打”、“二垒安打”、“三垒安打”、“本垒安打”(简称“一垒打”、“二垒打”、“三垒打”、“本垒打”)。

21、四球上垒:击球员击球时得了四“球”而安全进到一垒的判定叫“四球上垒”。

22、滑垒:跑垒员身体贴地滑动的占垒动作叫“滑垒”。

23、滑出垒位:攻队队员除从本垒进入一垒外,凡因滑垒过头而离开垒位的行为叫“滑出垒位”。

24、再踏垒:跑垒员按规定合法返回并踏触原占垒位的行为叫“再踏垒”。

25、离垒过早:跑垒员在守场员接触腾空球前离垒的跑垒行为,叫“离垒过早”。

26、被迫进垒:跑垒员由于击跑员上垒被迫放弃原占垒位而向下一垒位前进的跑垒行为叫“被迫进垒”。

27、偷垒;跑垒员在投入起动投球时迅速抢进下一垒位并获得成功的跑垒行为叫“偷垒”。

28、捷杀:守场员把击球员击出的腾空球或平直球在落地前合法接住,或接本队守场员的传球而使击跑员或跑垒员出局的防守行为叫“接杀”。

29、接住:守场员没有用帽子、护具或运动服装的任一部分来接球,而是在球落地前牢固地把球握在手套或手中的防守行为叫“接住”。

30、投杀:击球员被判三“击”而取消其继续击球的权利的投球行为叫“投杀”。

31、触杀:守场员用手套或手牢固地将球握住,同时以所持的球或持球的手或手套碰触跑垒员的身体使其出局的防守行为叫“触杀”。

32、传杀:守场员传球以协助本队其他守场员完成接杀击跑员或跑垒员的任务的防守行为叫“传杀”,也叫“助杀”。

33、封杀:守场员对击跑员进行传杀或对由于击跑员击球上垒而被迫进垒的跑垒员进行传杀的防守行为叫“封杀”。这种攻守局面叫“封杀局面”。

34、守场员选杀:守场员在处理界内地滚球时,不传杀击跑员而传杀前位跑垒员出局的防守行为叫“守场员选杀”。

35、牵制传杀:投手踏触投手板对跑垒员进行牵制和传杀的行为叫“牵制传杀”。

36、夹杀:守场员对跑在两个垒位之间的跑垒员进行传杀的防守行为叫“夹杀”。

37、双杀:守场员防守出色而使攻队两名队员连续出局的防守行为叫“双杀”。双杀有:

(1)双封杀:封杀造成的双杀。

(2)封触双杀:铣用封杀再用触杀造成的双杀。

38、三杀:守场员防守无失误而使攻队三名队员连续出局的防守行为叫“三杀”。

39、身体:指攻守队员或裁判员的身体、衣服及其用具的任何部分。

40、接触:接触场上队员或裁判员的身体、衣服及其用具的任何部分叫“接触”。

41、失误:凡守场员经过正常努力可以接好或传好的球,但没能接住或传好致使攻队队员安全上垒或得分的防守行为叫“失误”。

42、野传球:守场员传、接球失误致使球滚出野传球线或滚出前碰触障碍物或滚入看台、队员席等而成“死球”的传球叫“野传球”。

43、妨碍:凡影响比赛队员进行正常攻守的行为叫“妨碍”。

44、阻挡:守场员没有持球,也不是在接球而阻挡跑垒员进行垒的行为叫“阻挡”。

45、沃球:继续比赛,攻守有效的击球、传球、接球或投球叫“活球”。

46、死球:暂停比赛的击球、传球、接球或投球叫“死球”。这种暂停比赛的局面叫“死球局面”。

47、暂停:裁判员为暂时中断比赛所宣布的口令。此时场上成死球局面。

48、申诉:守队队员对攻队队员的犯规行为要求裁判员判以出局的行为叫“申诉”。

49、提出抗议;比赛队对裁判员执行规则上的错误向裁判员提出改判要求的行为叫“提出抗议”。

第五条裁判与记录

1、判定:裁判员做出的判断叫“判定”。

2、合法;与规则的规定相符合叫“合法”。

3、不合法:与规则的规定相违背叫“不合法”。

4、中止比赛:由于某种原因由主裁判员宣布结束的比赛叫“中止比赛”。

5、平局比赛:主裁判员宣布的两队得分相等的有效比赛叫“平局比赛”。

6、弃权比赛:因一方违反规则由主裁判员宣布另一方以9:0获胜而结束的比赛叫“弃权比赛”。

7、改期续赛:主裁判员因故宣布提前中止并定期继续将其赛完的比赛叫“改期续赛”。

8、连赛两场:在一日内连续参加两场比赛叫“连赛两场”。

9、罚则:根据规则裁判员对比赛队队员和教练员的犯规则行为进行处理的规定叫“罚则”。

10、正式记录员:由比赛主办单位指派担任比赛记录和技术统计工作的人员叫“正式记录员”。

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是一个直角扇形区域,直角两边是区分界内地区和界外地区的边线。两边线以内为界内地区,两边线以外为界外地区。界内和界外(野传球线以内)地区都是比赛的有效地区。界内地区又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呈正方形,四角各设置一个垒位。在尖角处的垒位是本垒,其余依逆时针方向分别为一垒、二垒和三垒。内场以外的界内地区为外场。比赛场地必须平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图1)。注:如果在规定的比赛有效场地内有观众和障碍物,或比赛有效场地不足规定的距离时,应曲裁判组根本情况定出临场规定并通知比赛双方。

内场各个垒位之间有距离为27.43米。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和本垒尖角间的距离为18.44米。在本垒后面和两边线以外不少于18.29米处画野传球线,在此范围内为界外的比赛有效地区。两边线至少长76.20米。两边线顶端连结线的任何一点距本垒尖角都应不少于76.20米(图1)

棒球是用圆形软木、橡胶或相似的物质作球心,绕以麻线,再用两块白色马皮或牛皮包紧平线密缝而成。球面应平滑。重量为141.70克至148.80克。圆周为22.90厘米至23.50厘米。弹性为:自4.12米高处自由在厚6厘米的大理石板上能反弹起1.43米至1.50米的高度。

球棒

球棒可用整块金属或硬木或几条木片胶合制作,呈酒瓶形。棒面必须平滑无截面接头。金属棒的两端必须密封。几条木片必须按直线纹路合而成。棒长不得超过1.07米,最粗处直径不得超过7厘米。为便于握棒,从握棒的一端起至45.70厘米的长度内可用布条、胶布带或橡胶包缠。注:用几条竹片胶合而成的球棒,只要符合以上规定,安全耐用,也可视作合法球棒。

服装

比赛时,同队队员应穿着式样和颜色整齐一致的比赛服装(包括内衫的外露部分、球帽和球袜等)。服装上面不得有闪光纽扣或附饰物,上衣背面应有长度不小于15.20厘米的明显的号码。上衣和裤子的号码要一致。如队员穿着与同队队员不一样的服装,就不得参加比赛。每队应有深浅不同的两套服装。每场比赛的先攻队穿浅色,后攻队穿深色。

队员可穿有平扁铁钉或橡胶头的棒球鞋,但不得是圆锥形的金属钉。平扁铁钉长不得超过1.50厘米。注:教练员、跑垒指导员均应穿着与本队队员同样的运动服装。

硬式棒球和软式棒球有什么区别

区别:两者组成不同、特点不同、适用场景不同。

1、组成不同:硬式棒球是由软木、橡胶或者类似材料为芯,卷以丝线并由两片白色马皮或牛皮紧紧包扎并缝合而成;软式棒球即软式垒球,球、棒都是由泡沫橡胶制成,质地柔软,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2、特点不同:硬式棒球,俗称“红线球”,球面上的一百零八针的缝线是其最大的特征;球有马皮制和牛皮制两种,可是现在职业棒球、业余棒球均用牛皮制的;它的特点是比赛规则简化、场地条件要求低、可参与人数多。

3、适用场景不同:硬式棒球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球,目前各项重要国际赛事与职棒比赛都是使用硬式棒球;软式垒球项目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动脑筋,强调选手机敏的反应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相互配合的团队协作精神,是一项有益于青少年开展的体育项目。

扩展资料:

棒球装备的选择:

1、棒球:圆形软木、橡胶或类似物质作球心,绕以麻线,再以两块白色马皮或牛皮包紧平线密缝而成。球面应平滑。重量为141.7~148.8克。圆周围22.9~23.5厘米。

2、球棒:呈圆柱形。棒面必须平滑无截面接头,金属棒的两端必须密封。棒长不得超过1.07米,最粗处直径不得超过7厘米,必须用一根木材制成。

3、护具:为了保障运动员的安全,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穿戴护具。棒球接手除戴护面和穿护胸外,还要穿护腿,佩戴接手头盔、护喉。此外,棒球运动员在击球跑垒时必须戴棒球用头盔。

4、松香粉或镁粉:最好装在小口袋里,共准备3个。一个放在投手板后供投手使用,另两个分放在左、右击球员准备区,供击球员使用。

5、服装:比赛时,同队队员应穿着式样和颜色整齐一致的比赛服装(包括内衫和外露部分)。

6、手套:棒球比赛手套分接手手套、一垒手手套、分指手套、投手手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硬式棒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软式垒球

棒球规则

一 比赛目的、场地和器材

1、棒球运动是在规定的场地范围内,两队各出九名队员,在各自的教练员指导下,按照规则在一名或一名以上裁判员的裁决下进行比赛的一项体育运动。

2、比赛的目的是争取得分多于对方队而取得比赛的胜利。

3、在规定的有效比赛局数结束时,按照本规则判得分较多的一队为胜队。

4、比赛场地

(A)比赛场地是一个直角扇形区域,直角两边是区分界内地区和界外地区的边线。两边线以内为界内地区;两边线以外为界外地区。界内和界外地区都是比赛有效地区。界内地区又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呈正方形,四角各设一个垒位,在同一水平面上在尖角上的垒位是本垒,并依反时针方向分别为一垒、二垒和三垒。内场以外的地区为外场。比赛场地必须平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B)场地大小

内场每边垒间距离为27.43米。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和本垒尖角的距离为18.44米。本垒后面和两边线以外不少于18.29米的范围内为界外的有效比赛地区。左右两边线本垒板的尖角不少于76.20米。本垒板尖角后18.29米处应设置后挡网。网高4米以上。场地周围设置围网或围网,高度2米以上为宜。

注:(1)1958年6月1日以后由职业球团建造的棒球场,两边线应至少延长至97.54米,本垒经二垒伸向中外场的距离至少达121.92米。

(2)根据我国场地情况,如有困难两边线长度可规定为91米,本垒经二垒伸向外场的距离可定为108米,本垒到后挡网和两边线到围网的距离可定为15米。

(C)场地划法

应先确定击球方向和本垒位置。(即场地纵轴中心线)为避免阳光照眼,本垒最好位于场地的西南偏西的位置。然后在本垒尖角处钉一小木桩,桩上系一长绳(至少长54.86米)并在18.44米、27.43米、38.79米及54.86米处各打一结(记号),把绳拉向东北偏东的地面。首先在18.44米处钉一小木桩,该处就是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在38.79米处再钉一小木桩,就是二垒的中心点。接着再把54.86米的绳结系在二垒的木桩上,另一端系在本垒的木桩上,手执27.43米处的绳结,向右拉直,在27.43米的绳结处钉一小木桩,就是一垒的外角,然后依照上述方法向左拉直,就是三垒的外角

为检查各垒的位置是否合乎规定,可以再把长绳的一端系在一垒的木桩上,以54.86米处系在三垒上,然后再拿27.43米的绳结向左、向右拉直,用以检查本垒和二垒的位置。现如下:

第一步:定甲(本垒)乙(投手板前沿中心)及丁(二垒)

第二步:以甲戍线定丙1(一垒)

第三步:再以甲戍线定丙2(三垒)

(D)场地布置

场地应布置接手区、击球员区、跑垒指导员区、跑垒限制线、准备击球区、比赛有效区线、本垒打线和草地线。

(1)接手区:自本垒尖角后2.44米处画一条横线,线长1.10米,线的两端距本垒中心线各0.55米。然后再从两端向本垒方向各画一与本垒中心线平行的线,与击球员区界线连接,这个区域叫接手区。

(2)击球员区:在本垒的左右两侧,各画一个长方形的击球员区。该区长1.82米,宽1.22米。两区相邻近的内侧界线各距本垒板边沿为0.15米,以本垒横中心线为准,击球员区前后部分各长0.91米。

注:击球区(包括标出该区的白线)为界外地区,但击出的球如停止在击球员区和边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内时应判为界内球。

(3)跑垒指导员区:在一、二垒及二、三垒垒线与边线相交的点以外4.57米处向本垒方向各画一条与边线平行长6.10米的线,再在线的两端向场外各画一条长3米的垂直线,这三条线以内的区域为跑垒指导员区。在一垒一侧为一垒跑垒指导员区,在三垒一侧为三垒跑垒指导员区。

(4)跑垒限制线:由本垒和一垒的中点和沿边线至一垒后0.91米处各向场外画一条长0.91米的垂直线,并将两垂直线的终点连接在一起,就是跑垒限制线。这条线和边线所构成的长条区域就是跑垒限制道。

(5)准备击球区:在本垒尖角3.96米处向本垒纵向中心线两侧各量11.28米,并以该处为圆心各画一直径为1.52米的圆圈,此圈就是准备击球区。

(6)比赛有限区线:距两条边线外至少18.29米处,各画一条与边线平行的线,该线一端与后挡网相连,另一端与本垒打线和边线末端相交的延长线相连,此线为比赛有效区线,用以区分界外比赛有效地区和无效地区。

(7)本垒打线(划法):以本垒尖角通过二垒,再以二垒中心为基准点,向场地纵轴中心线本垒打方向延伸11.21米处为圆心从该圆心到左右两边顶点97.54米为半径划一弧线与两边线末端相交,此弧线即为121.92米的本垒打的标志。

注:为了便于判定本垒打,场地两边线顶点应设置白色或黄色的标志竿,高度在4米以上。

(8)草地线:在草皮场地上,从投手板前沿中心为圆心,28.93米为半径,在界内连接两边线所划弧线,即为草地线。此线以外的外场地区为草地,以内为土地。

注:1.场地上各线的宽度为7.6厘米,线的宽度包括在各区域的有效范围之内。

注: 2.边线通过击球区的部分不应画出。

5、本垒板

用白色橡胶制作,呈五角形,以每边43.2厘米的正方形,截去两角,其形状如下:一边为43.2厘米,相邻两边为21.6厘米,其余两边为30.5厘米并形成一尖角,此尖角是一垒边线和三垒边线的交叉点。43.2厘米一边应朝向投手板,30.5厘米两边应与一垒和三垒边线外沿交角叠合。本垒扳应固定在地上,板面应与地面齐平。

6、垒包

一、二、三垒垒包均为38.10厘米见方,厚7.6厘米至12.7厘米的白色帆布包。一、三垒垒包应整个放在内场,二垒垒包的中心放在两垒线的交叉点上。垒包内装棕毛等细软物。垒包应钉牢在地上。

垒包钉置的方法: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用十字帆布带和带勾的长钉固定。在垒包的正中下面用带勾的长钉(约30厘米)钩好扎牢,并将长钉钉入地下,以便滑垒时垒包不致移动(但可以转动),同时也可避免碰伤。

7、投手板和投手区

投手板用白色橡胶制成。板长61厘米,宽15厘米。投手板周围应有86.4厘米宽,152厘米长的平台。投手板应与平台齐平。投手板和平台置于高出地面0.25米、直径为5.48米圆形土墩内的投球区(圆心在投手板前沿中心正前方0.46米处),投手板前的斜坡应为平台前沿起向前1.83米,每向前30.5厘米降低2.54厘米,然后向四个垒位逐渐倾斜并与之齐平。此倾斜度各球场应力求一致。

8、队员席

一垒及三垒两侧各设一个队员席供主客两队使用,设于距两边线至少7.62米或18.29米的比赛有效区外侧。队员席上面应安置顶棚,背后和两侧都应是封闭的。

9、球

棒球是圆形软木、橡胶或类似物质作球心,绕以麻线,再以两块白色马皮或牛皮包紧平线密缝而成。球面应平滑。重量为141.8克至148.8克。圆周围22.9厘米至23.5厘米。[软式球]软式棒球是由橡胶制成的,分A型、B型、C型、D型、H型等五种型号,A型是一般的中弹球,H型是准硬式球,内有填充物弹性较软于其他型号的球。B型、C型、D型是专供少年使用的中弹性球。各型号软式球的规格如下(弹性的测试自150厘米的高度向大理石地面自由落下测定)

直径 重量 弹力

A型71.5-72.5毫米 134.2-137.8克 80.0-100.0厘米

B型69.5-70.5毫米 133.2-136.8克 80.0-100.0厘米

C型67.5-68.5毫米 125.7-129.3克 65.0-85.0厘米

D型64.0-65.0毫米 105.0-110.0克 65.0-85.0厘米

H型71.5-72.5毫米 140.7-144.7克 50.0-70.0厘米

10、球棒

(A)球棒呈园柱形。棒面必须平滑无截面接头。棒长不得超过1.07米,最粗处直径不得超过7厘米。必须用一根木材制成。

注:凡由金属、木片或竹片结合制成的球棒,如获得本协会的认可则准许使用。 (B)凹头球棒其凹部深度必须在2.5厘米以内,宽度不得超过5.1厘米及不得小于2.5厘米,凹部截面部分必须呈碗状形,不得附着其他任何物质。

(C)球棒握把位置不得超过自棒端起45.7厘米。为便于握棒从握把端起45.7厘米的长度内可使用任何材料处理(包括用松脂等),但裁判员认为使用的材料包括松脂超过45.7厘米的限制时没,则该球棒比赛时不得使用。

注:击球员在使用中或使用后被裁判员发现该球棒不符合本项规定时,不得由此为由,宣判击球员出局或勒令退出比赛。

(D)未经本协会认可,在比赛中不得使用着色球棒。

11、服装

(A)

(1)比赛时,同队队员应穿着式样和颜色整齐一致的比赛服装。比赛服装上衣背面应有不小于15.2厘米的明显的号码,上衣和裤子的号码要一致。否则不得参加比赛。

(2)同队队员应穿着同一颜色的内衬,除投手以外的队员可在其衬衣袖有标示、号码、文字、徽章。

(B)各队应经常穿着有特色的比赛服装。

(C)

(1)每一名队员的比赛服装袖长依各人身材而异,但两袖的长度必须大体一致。

(2)队员不得穿着破烂的比赛服和内衬出场比赛。

(D)队员不得比赛服装上装饰与比赛服颜色不同的饰物。 (E)比赛服上不得附有使人联想到象棒球形状式样的东西。

(F)比赛服上不得使用玻璃的纽扣或附有发光的金属饰物。

(G)队员可穿有不超过1.5厘米平扁铁钉或橡皮头的棒球鞋,但不得穿着类似高尔夫或田经等圆尖钉鞋。

注:除跑垒指导员和担任跑垒指导员的投手外,其他队员均不得穿着外套参加比赛。

12、接手手套

接手所用的连指手套,周长不得超过96.5厘米,上下端不得超过39.4厘米;虎口的上沿长不得超过15.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网连结上端部分不得超过17.8厘米,而自上端至虎口部分其长度不得超过15.2厘米。虎口处可用整块的皮革缝制,也可用皮条编成,但不得编成网兜状。手套重量不限。

13、一垒手手套

一垒手所用的分指手套或连指手套上下端长不得超过30.5厘米,掌面上部宽不得超过20.3厘米;虎口上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8.9厘米,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2.7厘米。虎口处可用整块的皮革缝制,也可用皮条编成,但不得编成网兜状。手套重量不限。

14、分指手套

连指手套限接手和一垒手使用。但任何队员都可使用分指手套。其大小自四指顶端经掌心至手套下端不得超过30.5厘米,手套的幅度以食指内侧下端缝线部分经由各指下端至小指外沿应在19.7厘米以内。分指手套重量不限。

15、投手手套

投手手套的规格及构造除依照1.14的规定外,另有下列的限制:

(A)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条、缝线和指蹼都必须是同一种颜色,而且不得为白色或灰色。

(B)手套上不得有任何与手套颜色不一样的附饰物。

16、戴护具的规定如下:

(A)队员在击球时必须戴棒球用头盔。

(B)除职业棒球以外的队员在击球时须戴双护耳的头盔。

(C)业余棒球的击球员及跑垒员均应戴头盔(击球员须戴双护耳的头盔)。

(D)接手在就位防守时须戴接手用头盔、护面、护胸和护腿。

(E)球童也要戴头盔。

注:裁判员如果发现队员有违反以上各条规定时应即令其改正,如在适宜的时间内仍不见队员改正时,裁判员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17、有关比赛用具的商业广告的规定:

垒包、投手板、球、球棒、比赛服、手套、头盔、以及其他比赛规则规定的比赛用具。不得含有为商品作不当超限度的商业宣传。制造商对这些用具标示的图案、商标、记号、文字等,其大小和内容必须保持适当的范围。

注:制造商对本协会所用的比赛用具更新或变更时,在制造前必须征得本协会的准许后方可投入生产。

三 比赛前的准备

三.○一: 裁判员的准备工作:

比赛开始前,裁判员要:

(a)严格按规则检查比赛器材及比赛队队员的用具;

(b)认真检查场地上所有的线已否用石灰,白粉或其他白色物质划清楚(无论土面或草面);

(c)认真检查由比赛主办单位或比赛队所提供的比赛用球。每个球都要包装封好,并附有主办单位的签名。到比赛前由裁判员拆封检查用球,并去其光泽。裁判员是唯一判定比赛用球是否适用的人;

(d)核实已否有一打(十二只)以上的棒球可供随时使用;

(e)裁判员手中至少要有两个可供备用的球。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应不断得到补充。如遇下列任一情况时可使用备用球;

球被击出场外或击入观众席时;

球已变色或污损,不宜继续使用时;

投手提出更换要求时;

注:裁判员在攻守行为告一段落或死球局面时方可将备用的球交给投手。传球或击球入场外时,必须待跑垒员到达规定应进入的垒位后方可替换用球,重新恢复比赛。击成本垒打时,裁判员应待击出本垒打的击球员安全返回本垒后,方可将备用的球交给投手或接手。

三.○二:任何队员不得故意用泥土、松香、石蜡、甘草、砂纸、金钢砂纸或其他物质磨损、污损或弄脏比赛球。

【罚则】裁判员应即收回该球,并责令违者退出比赛。即使裁判员一时未能确定谁是违犯者,只要投手使用这种球向击球员投球时,应即将该投手罚出场外。

三.○三:队员的替补:

在比赛成死球局面时,替补队员可以随时上场替补,参加比赛。替补队员可替补本队“上场队员名单”上所列任一队员,并按被替补队员的击球次序上场击球。被替补队员下场后除可担任跑垒指导员外,不得再次上场参加本场比赛。

如有二人或二人以上同时替补时,必须在上场前将每个队员的击球次序向司球裁判员说明,并由司球裁判员通知记录员备查。如果没有说明,裁判员有权指定替补队员的击球次序。原投手在同一局中仅限一次担任非投手的守场位置。

注:1.原投手在同一局中因各种原因调到其他守场位置,在该局中还允许再调回投手位置,但调回后必须投完该局,不允许再调往其他位置,除非更换投手。

2.投手以外的其他队员上场替补受伤队员时,准予传球五次作为准备活动。(投手的试投数量见本规则八.○三)。

三.○四:跑垒员的替补:

比赛时,不得由“上场队员名单”上所列的开局队员代替本队其他队员跑垒。

注:本规定的目的在于排除乱用所谓的“送礼跑垒员”。任何队员都不得为本队其他队员充当“送礼跑垒员”。任何已被替补下场的队员也不得充当“送礼跑垒员”。任何未列在上场队员名单上的队员,一经上场代跑就被认为是替补队员。

三.○五:投手的替补:

(a)在交给主裁判员的“上场队员名单”上所列投手有投球至第一个击球员或其替补球员完成击球任务(上一垒或出局)的义务。除非受伤或生病裁判员认为不能参加比赛。

(b)替补投手要向击球员及其替补击球员继续投球,直至他们完成击球任务(上一垒或出局)后或一局完了交换攻守方可被替补(除非受伤不能参加比赛)。

(c)若投手的替补发生错误,裁判员应即指出改由正确的投手投球直至规则规定的任务止。如错误的替补投手已允许投球,则所形成的一切局面均为合法。错误投手一经投出第一个球或者任一跑垒员被判出局,则该错误投手成为合法投手。

注:如领队或教练员违反三.○五(c)的规定,企图撤换投手时,裁判员应告以“不准”,如主裁判员有所疏忽,宣布错误投手上场时,仍可在投出第一个球前加以改正,错误投手一经将球投出即成为合法投手。

三.○六:替补队员时,教练员或领队应即将替补队员的情况(姓名、衣号、位置等)告知主裁判员,并向其说明该替补队员的击球次序。

注:被替换下场的队员可仍留在队员席内,也可帮助投手作准备活动。上场的教练员本人被替换下场后,他仍可继续在队员席或跑垒指导员区指导本队比赛。被替补下场但可留在队员席的队员不得对对方队教练员或队员以及裁判员乱叫起哄。

三.○七:裁判员接收替补队员的请求后,应即宣布替补队员的姓名、衣号、位置和击球次序。

三.○八:如因裁判员疏忽,替补队员未经裁判员宣布即行入场而有下列任一情况时,均承认为合法替补,所进行的攻守活动都有效:

(a)替补投手已踏投手板时;

(b)替补击球员已进入击球员区时;

(c)替补守场员已到达被替补队员通常防守位置并开始比赛时;

(d)替补跑垒员已到达被替补跑垒员所在的垒位时。

三.○九:穿着比赛服的运动员不论在比赛前后或比赛进行中都不得跟观众谈话或与观众混坐在看台上。任何领队、教练员或运动员在比赛前或比赛中不得与观众交谈。穿着比赛服的进行比赛的双方队员任何时候都不应对对方有亲热的行为。

三.一○:

(a)如遇气侯不佳或场地不适用时,只有主队领队才能决定是否进行比赛(但不能决定一日打两场的第二场比赛)。

例外:在比赛日程进行到最后阶段,关系到决定名次的最后几场比赛时,改由联赛主办单位的领导人决定是否比赛。比赛开始后裁判员是决定比赛是否中止或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时候继续比赛或最后结束比赛的人。他在暂时中止比赛后,至少要经过三十分种之后才可以宣布结束比赛。暂时中断比赛时间的长短是根据裁判员认为有可能继续比赛所需要的时间而定。

(b)第一场比赛的主裁判员是唯一能决定一日打两场的第二场比赛能否开赛的人。

注:主裁判员要尽可能完成一场比赛。他在一次或多次暂时中断比赛后,宣布继续比赛的权力是绝对的,只有出现再也没有完成比赛的希望时才可宣布结束比赛。

三.一一:在同一场地进行二场比赛的间歇和比赛进行中由于场地不好而暂时中断时,主裁判员应立即指示场地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平整场地以便比赛正常进行。

注:该场地所属比赛队(通称主队)如违反本规定,主裁判员判该队弃权以客队得胜结束比赛。

三.一二:主裁判员决定暂时中断比赛时应即宣布“暂停”。当主裁判员宣布“继续比赛”时,中断状态即告结束而重新进入比赛。在宣布“暂停”和“继续比赛”之间是死球局面。

三.一三:主裁判员在比赛前应根据比赛场地情况制定临时场上规则并通知比赛双方。临时场上规则不得与正式规则相抵触。

三.一四:进攻队员在进攻时,应将所用的手套及其他用具带出场地,放在队员席内,任何用具均不得丢放在界内外场地上。

三.一五:比赛时除了穿着比赛服装的队员、教练员、领队和执行任务的裁判员及经比赛主办单位特许的新闻摄影记者,执行公务的警卫人员以外,任何其他人员都不得进入比赛场地。特许入场的记者或工作员等如无意妨碍了场上队员的攻守活动时,继续比赛,不判死球局面。如有意进行妨碍则从发生妨碍的瞬间成死球,裁判员根据如无妨碍的局面来处理。(参阅规则七.○八,七.一一)

注:1.有意或无意妨碍取决于行动。例如,供球或检球的小孩或警卫人员试图躲避击球或传球,但仍被球击中时应视为无意妨碍。但是他如果拾球,扔球或踢球,就不管他主观上怎样想的,都视为有意妨碍。

2.关于有意或无意妨碍,还可举以下实例说明:击球员击球至游击手,游击手接球后传一垒成野传。站在一垒跑垒员指导员区的攻队教练员为躲避被球击中而卧倒在地上,一垒手为追接失接的球而与教练员相撞。击球员最后到达三垒,这时应否判妨碍行为要看裁判员的判断。假如裁判员认为该教练员是在尽一切可能避免妨碍就不应判妨碍行为。但是如果裁判员认为该教练员仅仅是故作不妨碍的样子,就应以妨碍行为论处。

三.一六:当观众妨碍传球或击球时,从发生妨碍的瞬间即成死球局面。裁判员应根据如无妨碍可能形成的局面来处理。

注:1.若观众十分明显地妨碍了守场员接腾空球时,裁判员应宣布击球员出局。

2.击出或传出的球进入看台并接触观众,即使反弹进入球场而成死球与观众进入球场,跨过或穿过围障而接触该球或妨碍守场员接球,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后者显然是观众有意进行的妨碍行为。

(见三.一五)这时裁判员按如无妨碍将成什么局面来判处。

3.守场员自围墙、围网向场外伸手接球,被观众席中的观众因伸手接球的动作而受到阻饶时,不视为妨碍。(防止守场员作过分危险的动作)。

判例:一出局,三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一外场高远腾空球(界内或界外),观众明显地妨碍了守场员接球。这时。裁判员除判击球员出局外,同时成死球局面。如果认为由于该球击出距离很远,三垒跑垒员能在该球被接后跑回本垒就应判跑垒员得分。但如击出的腾空球距离较近时就不能作此判处。

三.一七:双方队员除了正在参加比赛、准备上场和在一、三垒跑垒指导员区指导跑垒的教练员或队员以外,都应坐在本队队员席内。比赛时只有队员、替补队员,领队、教练员、随队医生等才可坐在队员席内。

【罚则】对违者裁判员提出警告后可令其退场。

三.一八:比赛主办单位或负责提供比赛场地的比赛队(通称主队)应指派人员维护球场次序。如果有人在比赛进行时进入比赛场地,并且妨碍了比赛,客队可拒绝比赛,直至观众退出场地。

注:主队球场如因观众涌入比赛场地致妨碍比赛进行时,客队可以拒绝比赛,如主队过了十五分钟仍未能解决时,裁判员可判主队弃权,客队获胜。

四 比赛开始和结束

四.○一:裁判员应于比赛开始前5分钟进入比赛场地的本垒板后会见双方领队或教练员,然后裁判员接受他们交来的“上场队员名单”一式三份,经核对无误后,将复写的两份交给对方和记录员各一份,原件由主裁判员保留,从此,双方“上场队员名单”及击球次序即告确立,不能再行变更替补(除非根据规定)。 后攻队将“上场队员名单”交给主裁判员后,临场裁判员立即成 为唯一的执法者,他们有权根据天气或球场条件确定是否结束比赛、 暂停比赛或恢复比赛。

注:“上场队员名单”上所列内容如有明显错误时,主裁判员应 在宣布“比赛开始”前召集写错的一方教练员或队长令其加以改正。 例如:名单上只列8名队员或2名队员同姓而未写名时,裁判员在宣布 比赛开始前一经发觉就要通知写错的队立即纠正,以免比赛后产生麻 烦,比赛双方必须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

四.○二:先守队队员进入他们的防守位置,先攻队的第一个击球员 进入击球员区,然后裁判员宣布“比赛开始!”,比赛即告开始。

四.○三:每当比赛开始时,除接手外,所有守场员都要站在界内地 区进行防守。

(a)接手应在本垒板后面的接手区就位。在投手故意给击球员 投坏球使其“四球”上垒时,接手应把两脚放在接手区界线以内,直 至投手投球出手后方可离开。但在其他场合,接手可以随时离开接手 区接球或接杀。

【罚则】如违反上列规定,按“投手犯规”判处。

(b)投手向击球员投球时应站在合法的投球位置上。

(c)除投手和接手按上述规定外,任何守场员都可以站在界内 地区的任何地区进行防守。

注:在投手启动投球前,裁判员如发现守场员站在界外地区防守 时,应即提出警告令其退入界内,如不听从警告,而攻守行为一经开 始,并且由此而得到防守上的好处时,裁判员应即宣布攻守无效。

(d)在比赛进行时,除击球员和企图进入本垒的跑垒员外,其他 攻队队员都不能通过接手区。

四.○四: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队员要按照“上场队员名单”上所列击 球顺序上场击球。替补队员要按照被替补队员的原来击球顺序上场击球。

四.○五:(a)攻队进攻时应在一垒和三垒两侧各安排一名跑垒指导员。

(b)跑垒指导员限两人,要穿着本队比赛服,只限在跑垒指导区 内进行活动。

【罚则】跑垒指导员如违反上述规定时,裁判员应令其退出比赛并 离开比赛场地。

注:1.多年来,有好些跑垒指导员惯于把一脚踏出跑垒指导区或稍 许离开该区。这不算违反只限在跑垒指导区进行活动的规定,除非对方 队提出意见。如果提出意见,裁判员就立即贯彻本规定,要求双方跑垒 指导员任何时候都必须留在跑垒指导区内。

2.当攻守活动在跑垒指导员所在的垒位展开时,跑垒指导员惯于离 开跑垒指导区,给跑垒员做滑垒、继续进垒或返回原垒等手势。只要不 妨碍比赛的进行,这是允许的。

3.三垒跑垒指导员不得跑到本垒附近指导跑垒员滑垒。

四.○六:(a)比赛时双方队任何人员都不得有下列行为:

1.用文字或手势煽动观众起哄;

2.用语言攻击对方队队员、裁判员或观众;

3.在攻守活动正在进行时呼喊“暂停”或用其他语言或某些动作企 图使投手犯规;

4.用各种方式有意与裁判员接触。

(b)守场员不得站在阻碍击球员击球视线的位置上并企图以不道 德的行为干扰击球员。

【罚则】违者罚出场,不得参加比赛。如投手因此而有犯规动作, 不判“投手犯规”,判“投球无效”。

棒球比赛的比赛规则是怎么样的?

一 比赛目的、场地和器材

1、棒球运动是在规定的场地范围内,两队各出九名队员,在各自的教练员指导下,按照规则在一名或一名以上裁判员的裁决下进行比赛的一项体育运动。

2、比赛的目的是争取得分多于对方队而取得比赛的胜利。

3、在规定的有效比赛局数结束时,按照本规则判得分较多的一队为胜队。

4、比赛场地

(A)比赛场地是一个直角扇形区域,直角两边是区分界内地区和界外地区的边线。两边线以内为界内地区;两边线以外为界外地区。界内和界外地区都是比赛有效地区。界内地区又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呈正方形,四角各设一个垒位,在同一水平面上在尖角上的垒位是本垒,并依反时针方向分别为一垒、二垒和三垒。内场以外的地区为外场。比赛场地必须平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B)场地大小

内场每边垒间距离为27.43米。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和本垒尖角的距离为18.44米。本垒后面和两边线以外不少于18.29米的范围内为界外的有效比赛地区。左右两边线本垒板的尖角不少于76.20米。本垒板尖角后18.29米处应设置后挡网。网高4米以上。场地周围设置围网或围网,高度2米以上为宜。

注:(1)1958年6月1日以后由职业球团建造的棒球场,两边线应至少延长至97.54米,本垒经二垒伸向中外场的距离至少达121.92米。

(2)根据我国场地情况,如有困难两边线长度可规定为91米,本垒经二垒伸向外场的距离可定为108米,本垒到后挡网和两边线到围网的距离可定为15米。

(C)场地划法

应先确定击球方向和本垒位置。(即场地纵轴中心线)为避免阳光照眼,本垒最好位于场地的西南偏西的位置。然后在本垒尖角处钉一小木桩,桩上系一长绳(至少长54.86米)并在18.44米、27.43米、38.79米及54.86米处各打一结(记号),把绳拉向东北偏东的地面。首先在18.44米处钉一小木桩,该处就是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在38.79米处再钉一小木桩,就是二垒的中心点。接着再把54.86米的绳结系在二垒的木桩上,另一端系在本垒的木桩上,手执27.43米处的绳结,向右拉直,在27.43米的绳结处钉一小木桩,就是一垒的外角,然后依照上述方法向左拉直,就是三垒的外角

为检查各垒的位置是否合乎规定,可以再把长绳的一端系在一垒的木桩上,以54.86米处系在三垒上,然后再拿27.43米的绳结向左、向右拉直,用以检查本垒和二垒的位置。现如下:

第一步:定甲(本垒)乙(投手板前沿中心)及丁(二垒)

第二步:以甲戍线定丙1(一垒)

第三步:再以甲戍线定丙2(三垒)

(D)场地布置

场地应布置接手区、击球员区、跑垒指导员区、跑垒限制线、准备击球区、比赛有效区线、本垒打线和草地线。

(1)接手区:自本垒尖角后2.44米处画一条横线,线长1.10米,线的两端距本垒中心线各0.55米。然后再从两端向本垒方向各画一与本垒中心线平行的线,与击球员区界线连接,这个区域叫接手区。

(2)击球员区:在本垒的左右两侧,各画一个长方形的击球员区。该区长1.82米,宽1.22米。两区相邻近的内侧界线各距本垒板边沿为0.15米,以本垒横中心线为准,击球员区前后部分各长0.91米。

注:击球区(包括标出该区的白线)为界外地区,但击出的球如停止在击球员区和边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内时应判为界内球。

(3)跑垒指导员区:在一、二垒及二、三垒垒线与边线相交的点以外4.57米处向本垒方向各画一条与边线平行长6.10米的线,再在线的两端向场外各画一条长3米的垂直线,这三条线以内的区域为跑垒指导员区。在一垒一侧为一垒跑垒指导员区,在三垒一侧为三垒跑垒指导员区。

(4)跑垒限制线:由本垒和一垒的中点和沿边线至一垒后0.91米处各向场外画一条长0.91米的垂直线,并将两垂直线的终点连接在一起,就是跑垒限制线。这条线和边线所构成的长条区域就是跑垒限制道。

(5)准备击球区:在本垒尖角3.96米处向本垒纵向中心线两侧各量11.28米,并以该处为圆心各画一直径为1.52米的圆圈,此圈就是准备击球区。

(6)比赛有限区线:距两条边线外至少18.29米处,各画一条与边线平行的线,该线一端与后挡网相连,另一端与本垒打线和边线末端相交的延长线相连,此线为比赛有效区线,用以区分界外比赛有效地区和无效地区。

(7)本垒打线(划法):以本垒尖角通过二垒,再以二垒中心为基准点,向场地纵轴中心线本垒打方向延伸11.21米处为圆心从该圆心到左右两边顶点97.54米为半径划一弧线与两边线末端相交,此弧线即为121.92米的本垒打的标志。

注:为了便于判定本垒打,场地两边线顶点应设置白色或黄色的标志竿,高度在4米以上。

(8)草地线:在草皮场地上,从投手板前沿中心为圆心,28.93米为半径,在界内连接两边线所划弧线,即为草地线。此线以外的外场地区为草地,以内为土地。

注:1.场地上各线的宽度为7.6厘米,线的宽度包括在各区域的有效范围之内。

注: 2.边线通过击球区的部分不应画出。

5、本垒板

用白色橡胶制作,呈五角形,以每边43.2厘米的正方形,截去两角,其形状如下:一边为43.2厘米,相邻两边为21.6厘米,其余两边为30.5厘米并形成一尖角,此尖角是一垒边线和三垒边线的交叉点。43.2厘米一边应朝向投手板,30.5厘米两边应与一垒和三垒边线外沿交角叠合。本垒扳应固定在地上,板面应与地面齐平。

6、垒包

一、二、三垒垒包均为38.10厘米见方,厚7.6厘米至12.7厘米的白色帆布包。一、三垒垒包应整个放在内场,二垒垒包的中心放在两垒线的交叉点上。垒包内装棕毛等细软物。垒包应钉牢在地上。

垒包钉置的方法: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用十字帆布带和带勾的长钉固定。在垒包的正中下面用带勾的长钉(约30厘米)钩好扎牢,并将长钉钉入地下,以便滑垒时垒包不致移动(但可以转动),同时也可避免碰伤。

7、投手板和投手区

投手板用白色橡胶制成。板长61厘米,宽15厘米。投手板周围应有86.4厘米宽,152厘米长的平台。投手板应与平台齐平。投手板和平台置于高出地面0.25米、直径为5.48米圆形土墩内的投球区(圆心在投手板前沿中心正前方0.46米处),投手板前的斜坡应为平台前沿起向前1.83米,每向前30.5厘米降低2.54厘米,然后向四个垒位逐渐倾斜并与之齐平。此倾斜度各球场应力求一致。

8、队员席

一垒及三垒两侧各设一个队员席供主客两队使用,设于距两边线至少7.62米或18.29米的比赛有效区外侧。队员席上面应安置顶棚,背后和两侧都应是封闭的。

9、球

棒球是圆形软木、橡胶或类似物质作球心,绕以麻线,再以两块白色马皮或牛皮包紧平线密缝而成。球面应平滑。重量为141.8克至148.8克。圆周围22.9厘米至23.5厘米。[软式球]软式棒球是由橡胶制成的,分A型、B型、C型、D型、H型等五种型号,A型是一般的中弹球,H型是准硬式球,内有填充物弹性较软于其他型号的球。B型、C型、D型是专供少年使用的中弹性球。各型号软式球的规格如下(弹性的测试自150厘米的高度向大理石地面自由落下测定)

直径 重量 弹力

A型71.5-72.5毫米 134.2-137.8克 80.0-100.0厘米

B型69.5-70.5毫米 133.2-136.8克 80.0-100.0厘米

C型67.5-68.5毫米 125.7-129.3克 65.0-85.0厘米

D型64.0-65.0毫米 105.0-110.0克 65.0-85.0厘米

H型71.5-72.5毫米 140.7-144.7克 50.0-70.0厘米

10、球棒

(A)球棒呈园柱形。棒面必须平滑无截面接头。棒长不得超过1.07米,最粗处直径不得超过7厘米。必须用一根木材制成。

注:凡由金属、木片或竹片结合制成的球棒,如获得本协会的认可则准许使用。 (B)凹头球棒其凹部深度必须在2.5厘米以内,宽度不得超过5.1厘米及不得小于2.5厘米,凹部截面部分必须呈碗状形,不得附着其他任何物质。

(C)球棒握把位置不得超过自棒端起45.7厘米。为便于握棒从握把端起45.7厘米的长度内可使用任何材料处理(包括用松脂等),但裁判员认为使用的材料包括松脂超过45.7厘米的限制时没,则该球棒比赛时不得使用。

注:击球员在使用中或使用后被裁判员发现该球棒不符合本项规定时,不得由此为由,宣判击球员出局或勒令退出比赛。

(D)未经本协会认可,在比赛中不得使用着色球棒。

11、服装

(A)

(1)比赛时,同队队员应穿着式样和颜色整齐一致的比赛服装。比赛服装上衣背面应有不小于15.2厘米的明显的号码,上衣和裤子的号码要一致。否则不得参加比赛。

(2)同队队员应穿着同一颜色的内衬,除投手以外的队员可在其衬衣袖有标示、号码、文字、徽章。

(B)各队应经常穿着有特色的比赛服装。

(C)

(1)每一名队员的比赛服装袖长依各人身材而异,但两袖的长度必须大体一致。

(2)队员不得穿着破烂的比赛服和内衬出场比赛。

(D)队员不得比赛服装上装饰与比赛服颜色不同的饰物。 (E)比赛服上不得附有使人联想到象棒球形状式样的东西。

(F)比赛服上不得使用玻璃的纽扣或附有发光的金属饰物。

(G)队员可穿有不超过1.5厘米平扁铁钉或橡皮头的棒球鞋,但不得穿着类似高尔夫或田经等圆尖钉鞋。

注:除跑垒指导员和担任跑垒指导员的投手外,其他队员均不得穿着外套参加比赛。

12、接手手套

接手所用的连指手套,周长不得超过96.5厘米,上下端不得超过39.4厘米;虎口的上沿长不得超过15.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网连结上端部分不得超过17.8厘米,而自上端至虎口部分其长度不得超过15.2厘米。虎口处可用整块的皮革缝制,也可用皮条编成,但不得编成网兜状。手套重量不限。

13、一垒手手套

一垒手所用的分指手套或连指手套上下端长不得超过30.5厘米,掌面上部宽不得超过20.3厘米;虎口上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8.9厘米,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2.7厘米。虎口处可用整块的皮革缝制,也可用皮条编成,但不得编成网兜状。手套重量不限。

14、分指手套

连指手套限接手和一垒手使用。但任何队员都可使用分指手套。其大小自四指顶端经掌心至手套下端不得超过30.5厘米,手套的幅度以食指内侧下端缝线部分经由各指下端至小指外沿应在19.7厘米以内。分指手套重量不限。

15、投手手套

投手手套的规格及构造除依照1.14的规定外,另有下列的限制:

(A)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条、缝线和指蹼都必须是同一种颜色,而且不得为白色或灰色。

(B)手套上不得有任何与手套颜色不一样的附饰物。

16、戴护具的规定如下:

(A)队员在击球时必须戴棒球用头盔。

(B)除职业棒球以外的队员在击球时须戴双护耳的头盔。

(C)业余棒球的击球员及跑垒员均应戴头盔(击球员须戴双护耳的头盔)。

(D)接手在就位防守时须戴接手用头盔、护面、护胸和护腿。

(E)球童也要戴头盔。

注:裁判员如果发现队员有违反以上各条规定时应即令其改正,如在适宜的时间内仍不见队员改正时,裁判员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17、有关比赛用具的商业广告的规定:

垒包、投手板、球、球棒、比赛服、手套、头盔、以及其他比赛规则规定的比赛用具。不得含有为商品作不当超限度的商业宣传。制造商对这些用具标示的图案、商标、记号、文字等,其大小和内容必须保持适当的范围。

注:制造商对本协会所用的比赛用具更新或变更时,在制造前必须征得本协会的准许后方可投入生产。

点赞840 收藏937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文章为红果资源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