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内野手套(棒球手套)

棒球内野手套(棒球手套)

本文目录一览:

  • 1、内野棒球手套和外野棒球手套的区别是什么?
  • 2、棒球运动中,捕手戴的手套有什么特点?
  • 3、棒球手套不同对运动员有什么影响?棒球都有哪些种类?
  • 4、棒球运动中,守备位置不同的球员带的手套是不一样的吗?

内野棒球手套和外野棒球手套的区别是什么?

内野手

内野其它的手套都会比较小,以方便拿球及接球时的灵活度,而且也比较能掌控接到球的感觉。

五只手指手套配合浅型虎口

青少男尺寸大约介於9 – 11 inches

成人棒球手套尺寸介於 10 1/2 to 11 1/2 inch

垒球内野手套碗型虎口较深以便接垒球

二垒手须较小型手套,像缩小版的投手手套,如此一来能有最佳的控制和快速投球

游击手使较中型的手套便於接滚地球与快球,性质正好介於二垒跟三垒之间,所以手套的模式也在两者之间,是为『工』字型的为多。

三垒手则须较大型手套,多会做成十字型的,口袋会比较深,因为打向三垒的球都相当的强劲,做深一点可以稳当的把球接住而不易落下。

外野手

通常成人尺寸介於12 to12 1/2-inches,青少年手套则大约11 inches

一个较深的碗型虎口容易接高飞球

手套的长尺寸方便接球

如果你计画能够在球场上守不同的位置,找一个最容易控制的外野手套

由於外野防区极大,因此手套也跟著做得比较大,一般都会做成双十字型的,可以方便接高飞球时不会因手套挡到而接不到,越大也就越容易捞到球

棒球内野手套(棒球手套)

棒球运动中,捕手戴的手套有什么特点?

熟悉棒球的人都知道,防守队员和投手都是要戴手套的,其实在19世纪中叶,在棒球的初级阶段,队员们是赤手空拳参加比赛,而球的速度过快,接球手每一击都要处理来球,因此击球手后面的接球手成为第一个寻求保护措施的队员,棒球手套就开始应运而生了。

现在棒球运动中,棒球手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球棒一样重要。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都有哪些手套哦。

1.捕手手套

捕手手套是最常见的手套,一般戴在左手上,也有特制的右手用手套,供守场员使用。接手所用的连指手套,周长不得超过96.5厘米,上下端不得超过39.4厘米;虎口的上沿不得超过15.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5.2厘米。其主要功能有:1.缓冲球的巨大能量。2.更好地牢牢接住球。

棒球手套在场上的不同位置有着不同的形状。其中接手(捕手)的手套最为特殊。其相对于其他位置的接球手套的不同点为:除拇指以外的四个手指是连在一起的,为了缓冲投手投出的球的巨大力量以便接住球,里面的海绵内衬也相对其他位置用的接球手套要厚很多。

2.投手手套

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条、缝线和指蹼都必须是同一种颜色,而且不得为白色或灰色。手套上不得有任何与手套颜色不一样的附饰物。

投手球档为了防止球种被看到所以多属密闭式,在虎口这个区块的皮革(俗称手档)一般都不做空格,多为12-13英寸。

3.一垒手套

由于一垒关系到出局的次数很多,都是在跟跑者比看球先到还是人先到,因此一垒手手套都会做得长且大,有一点像削薄的捕手手套,因为够大才能把传不好的球接的好一点,够长就会比较先接到球,而且会给一种错觉好像球先进去了。

一垒手所用的分指手套或连指手套上下端不得超过30.5厘米,掌面上部宽不得超过20.3厘米;虎口上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8.9厘米,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2.7厘米。虎口处可用整块的皮革缝制,也可用皮条编成,但不得编成网兜状。手套重量不限。

4.内野手套

4.1二垒手套

二垒手由于打来的球都比较软弱(因右打者多),还有需要搭配演出双杀,因此接球的口袋都会比较浅,有一点像缩小版的投手手套,方便接到球后可以较快把球拿出来再发给一垒。

4.2三垒手套

多会做成十字型的,口袋会比较深,因为打向三垒的球都非常的强劲,做深一点可以稳当的把球接住而不易落下。

4.3游击手套

性质正好介于二垒跟三垒之间,所以手套的模式也在两者之间,是为’工’字型的为多。

5.外野手套

由于外野防区极大,因此手套也跟着做得比较大,一般都会做成双十字型的,可以方便接高飞球时不会因手套挡到而接不到,越大也就越容易捞到球。

另有打击手套,是进攻(打击)时所用的手套。是专供击球员使用的手套,其作用为:

1.防止手上出汗沾到球棒使球棒打滑脱手。

2.在某种意义上说起到了保护手的作用。

棒球手套尺寸:

棒球手套的尺寸与身高无关,一般是按场地或位置划分的。内野一般是11.5~12英寸,外野一般是12.5~13英寸。捕手和一垒有自己专门的手套,投手手套一般是11.5~12英寸。手套的松紧可以用手套上的绑绳来调节。

棒球手套就跟大家介绍到这里啦,大家都看明白了吗?

棒球手套不同对运动员有什么影响?棒球都有哪些种类?

我认为棒球手套的不同对运动员最大的影响就是方不方便接球, 一双合适的手套也会给一场比赛带来很好的成绩,反之,如果手套不合适就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我们知道棒球场上分不同的防守位置,守备者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的守备手套,场中九名防守队员的手套基本可以分为五类,它们分别是:1.投手手套2.捕手手套3.一垒手手套4.内野手套5.外野手套这五类手套分别在球场上的各个位置上起着不同的作用。不管是快垒还是慢垒,垒球守备手套的一个共同点是手套的球窝要宽大且手套的柔软感要比较明显,如果是女孩子使用的话还要注意内里手指以及手腕入口的宽度要比正常的窄。在选择棒球手套时,首先要看它的皮质好不好,够不够厚,够不够轻。棒球手套的皮质比较常见的有牛皮、小牛皮、鹿皮。皮质的舒适程度需要运动员自己去感觉。

棒球都有哪些种类?

依照材料等级分:少年用、青少年用、青年用、成人用。依功能性分:各级比赛练习用、发球机用(打击练习用)、投球训练用、打击练习用、阴雨天用。棒球材质有日本的和欧美的,又分别分为以下几种:

日本:

硬式棒球:毛线球

软式棒球:A、B、C、H、型号橡胶球

欧美:

一般只使用硬式棒球不使用A、B、C、H

橡胶球安全球:R、I、F、1-10系列球类(R、I、F:REDUCE INTURYFACTOR依照球的弹性与硬度分类安全等级)

欧美与亚洲棒球最大不同在于缝线的粗细与缝合部份的宽度与高度。

当然欧美和亚洲球都各有利弊。

欧美球:缝线粗缝合部分,宽度宽、高度高

优点:投出变化球相对容易

缺点:因为高宽粗,易使投手手指受伤

日本球:继线细,缝合部分较窄较低

优点:较不伤投手

缺点:讲究投手技巧细致变化,对于投手技巧相对要求较高

棒球手感:

欧美球:表面粗糙且滑

日本球:相对细腻且黏手、不滑

棒球运动中,守备位置不同的球员带的手套是不一样的吗?

棒球手套的长度大概是从11 到13 英寸之间,以一般守备需求来说,需要快速拿球的野手(例如二垒手、游击手)会偏好使用较小的手套,大约是11~11.75 英寸;三垒和投手可能会面对许多快速的强袭球,因此会选择稍微大一些的手套,大约是11.75~12.5 英寸左右;而外野手则需要较长的手套以因应守备范围的需求,所以多半挑选最大的尺寸,大约是12.5~13 英寸。

棒球手套按守备位置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 投手 /

投手的球挡是密封的,目的是为了不让打者观察到投手的握球方式,以致判断出所投球种。因此,手套也会比较大,投手多用棋盘挡或单片挡。

投手手套对颜色都有很多的限制,不允许有白色和灰白色的手套。

特点:

1、球挡密封,使打者无法通过握球方式预判球路

2、颜色单一,避免干扰打者。

/ 一垒手 /

一垒手主要接内野手的传球,所以较长,14 英寸左右,够长会比较快接到球。因此一垒手套会和其他手套完全不同。

特点:边缘加大,利于接其他野手的传球。

/ 二垒手/

二垒手手套的特点是轻量化、快速。手套形状宽阔,便于接地滚球,也便于快速拿球发给一垒手。因此手套多为11.5~12 英寸,多为工字挡和十字挡。

/ 游击手 /

因为游击手方向多为强劲的地滚球,与二垒类似,多用十字或者 T 字挡,11.5~12 英寸。

/ 三垒手 /

三垒手强袭球多,多用单片和工字挡。尺寸也为11.5~12 英寸。

P.S.

上述均为内野手套,特点是较短较浅,方便接到地滚球后快速传杀。

较为通用的是十字挡和密网挡,除了一垒手有特殊的手套外,二、三垒及游击手的球挡没有明确归类,主要为工字,十字和密网。也有人会因自己喜好选择不同球挡。

/ 外野 /

左外、中外和右外没有明确的手套区分,但是因为跑动距离大,常常要接高飞球,为了增加接球几率,外野手的手套要比内野手手套长。一般为12.5 英寸以上。

这三种球挡较为多见,分别为T字挡,牛舌挡,十字挡(注意为双横梁)。

特点:比内野手套要更加长且深,便于接高飞球。

/ 捕手手套 /

捕手手套最为特别,因为要接投手的球,所以手套要厚很多。14 英寸左右。

特点:各种加厚,便于捕球。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12日 上午12:57
下一篇 2022年10月12日 上午1:16

相关推荐